超越中等收入 世銀向華指路

世銀行長佐利克訪華,為的是出席一份有關中國前景報告的發布。這份報告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戰略提出建議,並發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警告,破解之策是進行深層次改革,否則可能面臨危機。「深層次改革」概念聽來耳熟,這是往年國家領導人面囑香港政府注意「深層次矛盾」的類似提法,看似內地與香港彼此面對相同的問題,但內涵完全不同。

香港面對的是進入高收入社會後,如何可持續的問題;中國面對的則是「中等收入陷阱」。世銀在○八年提出這個概念,意指經濟體在突破人均收入四千美元水平後發展無以為繼,難以逾越並走向高收入社會。以往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等亞洲經濟體能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但拉美許多國家如巴西等墮入這個「陷阱」。中國在經歷三十年高速發展後,現時走到這個考驗關口。

世銀報告鮮明地向中國提出建議,包括加快結構改革,明確市場的地位和作用,深化金融改革,追求節能環保型綠色發展,所有人享受均等發展機會,以及協調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等。媒體更引述該報告建議,允許民間資本與國有資本共同競爭,應縮減龐大的國企規模,使其營運模式更接近商業公司。世銀上述建議所涉,中國不但欠缺,更出現開倒車現象。

近年在企業做大做強旗號下,不同產業範疇的一批國企,在政策蔭庇之下,迅速崛起成為產業龍頭,以壟斷式經營佔領市場,擠壓着民企的發展空間,形成被喻為「國進民退」的潮流。由於憑藉壟斷經營即可獲得高額利潤,這些國企競爭優勢、創新能力在逐漸流失,而民企受制於市佔收縮經營受困,亦難通過加強投入研發,使技術創新得到提升。

世銀善意的指點,能否被中國採納並得到貫徹?答案是不確定的。其一,採納可能受阻。內地「國進民退」形成的過程中,已培育了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當中的掌門人絕大多數本就是官僚體系的高官,與官場關係千絲萬縷,對打破壟斷的改革努力有抗拒的能力,亦可能左右決策。而有份決策的政府亦是既得利益者,視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為身上肉,割起來難免疼痛。

其二,貫徹亦不容易。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韓國經驗可鑑,一九七八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機,使西方國家陷入經濟蕭條,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向型經濟體備受衝擊,勞動密集型產業窮途末路,韓國靠打「科技立國」策略,實現了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轉型。現時的貿易形勢與勞動密集型產業困境,與當年頗為相似,但中國還未見到就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轉型下定決心。

極有必要的民營經濟未打開活路,民富的財政分配機制亦未形成,中國要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轉型,可說尚未邁開穩定的步伐,況且當中仍有需要通過強而有力的政治改革,去獲得達致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轉型的保障,目前尚未見到一幅這樣的藍圖,因此貫徹世銀一籃子建議,確是十畫未有一撇。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