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幣直接投資 看似雞肋乏吸引力

就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國家商務部發布徵求意見稿,在月內公開諮詢。這表明對海外人民幣,國家有意盡快打通以直接投資方式的回流通道,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遲早要走的一步、應解決的課題。雖然這也算得上是一項鄭重其事的開放,但就條文規限看,對外吸引力可謂如同雞肋。

規範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撇開資金來源須合法(這是應有的前提)不說,有兩大重點:其一,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有價證券和金融衍生品。規範之首重,是投資要與虛擬經濟區隔開來,只能投向實體經濟,當局顯然出於為金融安全加上一把鎖的考慮。

其二,「低度敏感」行業或大額投入,設較高審批權限。融資、信貸、拍賣及創投、股權及水泥、鋼鐵、電解鋁、造船等,是特殊或宏調產業,連同金額三億元以上投資,要取得最高級別的審批。高度敏感行業難以進入,是毋須贅言的了,具體還有外商投資產業政策、外資購併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等法規管束住的,理所當然「禁止通行」。

有了這兩條,跨境人民幣投資,除了須專注實體經濟,還因為可開放領域早由國企及實力民企所控,只能投向最具競爭性的領域。現時赴內地投資與以往不同,外商「享受」國民待遇,再無以往那樣的諸多優惠,如同過江客殺入地頭蟲的地盤,而本土「資本家」財大氣粗,遠非當年莫財模樣,過江客以小撼大、虎口奪食豈會容易?

當然,政策環境「不善」頗堪注意,一是調控當道,且有常態化趨勢,因應產業環境變動,不知幾時冷不防一個政策殺到,可令經營失卻預算。二是資金緊絀,內地信貸收緊後,地頭蟲企業皆借貸不易,持續經營困難,過江客要有甚麼本事才能融入這樣的環境,是有心投資先要考慮的問題。

事實上,當前內地的從商生態,別說新加入的外來者,許多本地企業或扎根當地多年的外商,都感覺困難重重,經受不住的已經意興闌珊,或者乾脆「執笠」另謀生路。通脹橫行的時勢,撇除原材料成本的上漲,還有兩重成本躲不過去的,一是僱員的薪金不斷增加,二是既有的稅收不會減少,都是不能忽略的重負。

比起經營實體經濟的產業,簡單穩陣的直接存款、稍具風險的委託理財、高風險的民間放高利貸,都較有回報優勢,也更輕鬆省事。內地這種扭曲的資金生態,大大挫傷做實業的意欲,輕車熟路的本地「資本家」,都視做實業為畏途、險途,又怎能吸引到小本外商爽快投入呢?

以香港經驗看,跨境人民幣投資意欲,重點在於人民幣收息兼坐享升值,只圖簡單的「投資」。即使外國的小本資金,去中國做實業闖蕩的意欲,也不會高到哪裏去。當然,無論實效將會如何,雞肋也好,經典也罷,國家總須對此有規可循、有法可依,立下規矩是必要的,這規矩不限於應對眼前,而在於規範長遠。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