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脹新興市場有契機

自去年開始,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通脹的憂慮升溫,加上埃及與利比亞局勢動盪,讓MSCI新興市場指數自一月份以來下調近7%,過去三星期,國際資金流出全球新興市場已累積達130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

為紓緩通脹壓力,自去年起,中國、印度、印尼、泰國、南韓及巴西等新興市場均宣布加息。據統計,自各地政府展開加息後,皆顯示通脹有紓緩的迹象,如印度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10.32%下跌至9.17%;中國二月份指數也較之前一個月下調0.2%,這顯示加息對於壓抑通脹具正面且積極的作用。

利率存上調空間

至於印尼及巴西在加息後,指數卻未有下調,主因是兩國的糧食花費佔CPI較大比重,如印尼便高達35%,在農業糧食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民眾也需花費更多去購買糧食,故CPI指數不跌反升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印尼的CPI雖高出前一個月,但仍未超過過去五年平均值的8.18%,故通脹憂慮不算太大。至於巴西由於去年受水災影響,目前國家仍處於重建復甦期,故CPI仍處於高位。

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佔新興市場整體消費的60至70%,相對世界七大工業國僅15%,消費結構是新興市場面對通脹壓力較大的因素之一,但與過去的經驗比較,再進一步引發惡性通脹的機會率較低。目前主要新興市場政府的利率,大多低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政府仍有空間調升利率以壓抑通脹,所以以目前形勢來分析,這次新興市場的通脹對投資者來說不一定是危機,相反更可能是轉機。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國際金融財務策劃師學會委員 鄺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