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租後買搵老襯 內地上車族無奈

本港一家地產代理的調查顯示,港人去年北上置業大幅減少,投資金額及買入單位數目均下跌超過兩成,主要原因是內地調控令樓市前景不明朗,加上各地針對外來買家實施限購令,以致成交大減。不過,隨着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主要城市地王頻生,樓市已再度升溫,估計今年北上置業的港人顯著回升,購入單位數目將增加一成六,金額則增加兩成四,預示樓價有一成升幅。

港人北上買樓一年才區區一、兩百億元人民幣,相對於內地樓市一年三萬多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說不上能影響市場,購買力回勇只是反映市場預期內地樓價再升。無獨有偶,《人民日報》昨天以大篇幅呼籲民眾改變住房消費觀念。文章直指買家愈來愈年輕,在北京市,三十歲以下的買家佔近四成,形容樓市出現「低齡化」、「超前化」現象,言下之意是勸人不必急於上車,以免供應更緊張,同時暗示今年樓價上升的機會遠大於下跌。

那麼內地上車族要如何解決居住需求呢?答案竟然與香港一模一樣,就是「先租後買、先小後大」。換言之,年輕人應該先租樓住,真的要置業亦應該買面積較細的單位,再慢慢儲錢,有時間不妨多進修云云;一步登天買大屋,不但財政超負荷,更要承受樓價逆轉的風險。可惜官方愈是苦口婆心,便愈顯得他們不懂民間疾苦,甚至倒果為因。

俗語說「有頭髮,邊個想做瘌痢」?超前、低齡置業變得普遍,其一是反映民眾對樓價易升難跌的預期,現在不買將來更貴。其次,買屋捨小取大,未必是貪慕虛榮,當市場上的新供應絕大部分都是大單位,還有選擇嗎?其三,經驗證明買樓始終是贏面較高的保值方法,潛在回報之大,遠比坐等加人工、進修向上爬來得實際。所以上車族就算負擔超標也要置業,絕對是理性抉擇,硬要說是冒險,則更加顯得那些父母官愚昧,不知風險為何物。

以樓市而言,一般會認為樓價下跌才是風險,其實對仍未上車的人來說,樓價上升一樣是風險,因為未來要付出更多。所謂風險,說穿了就是結果不符預期,並造成損失,就這麼簡單!如果要民眾改變住房消費觀念,首先就要讓人有「安全感」,相信風險能夠控制,遲買早買無分別,那麼誰能提供這種安全感呢?靠政府可以嗎?

說來諷刺,《人民日報》在同一版的另一篇文章,批評地方政府沒有認真落實樓市調控政策,很多城市仍然存在發展商封盤不賣、囤地等問題,而用於照顧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房,則是資金不到位,工程進度緩慢,可是從沒有地方官員因為執行不力而被中央問責。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內地上車族不過是為勢所迫,眼見香港的買家也回來了,難道還坐着等運到嗎?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