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升勢藏隱憂 供需失衡須正視

本港樓市去年經歷極不平凡的一年,港府雖然一直不肯承認樓市有泡沫風險,並強調熾熱的炒風僅存在於豪宅市場,並沒有蔓延至普羅市民的中小型住宅。不過,官字兩個口,這邊說大部分樓市仍然處於穩定水平,那邊卻一再出手,推出壓抑樓價的措施,令人對港府官員的說話難以信任。

諷刺的是,港府去年十一月下旬推出被喻為辣招的壓抑樓市措施,透過加徵額外印花稅,向兩年之內轉售的物業徵收稅項,由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不等,藉此增加炒家短期買賣成本,以為這樣就可將炒家趕離場。可惜措施連三個月「試用期」都捱不過就露了底,未到年底,二手市場的成交已漸次回暖,證明新措施不堪一擊。

多家金融機構均看好本港今年的樓市前景,主要考慮因素是利率繼續偏低、市民對住屋的需求持續上升、海外以及內地的資金湧入、高通脹威脅令「磚頭」的吸引力有增無減等,根本不將港府的辣招放在眼內,也不考慮港府官員曾指出,如果新的壓抑措施未收到預期成效,其他招數將陸續有來。

本港樓市想壓也壓不住,從好的方面看,可見本港住宅市場的購買力相當驚人,即使增加稅項負擔以及收緊銀行按揭成數,仍然有能力消化這些負面因素;從壞的方面看,港府面對樓市調控的對手,已非二三流貨色,他們具備的資金實力,遠超港官所能估計的水平,當局若想將樓市拉回他們心目中較合理和舒服的水平,所需的政策力度可能也較前更大。

對於維持本港樓市平穩發展,港府官員向來口惠而實不至。是他們心中沒有願景藍圖,抑或與市場完全脫節,相信只有他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不過,從香港以往樓市崩潰的痛苦經驗,以及歐美國家樓市泡沫爆破後對實體經濟的殺傷力來看,港府對樓市調控必須嚴陣以待,絕不可在最後關頭,迫於無奈才匆忙出手。

須知今時不同往日,香港作為內地主要的對外投資窗口,港府要對樓市未來的需求作出準確預測並不容易,因為既有本港人口自然增長的需求,也有為投資目的來港置業的內地人士,這些因素的變化,足以影響樓市供需的平衡。港府有必要盡快全面檢討現有的土地供應方針,以及堵塞政策漏洞,令市場能發揮應有的調節功能。

此外,美國堅持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短期雖然可以營造資產市場有價有市的現象,但這些外表繁榮的背後全是虛火煽動,置業人士必須明白超低息的環境不可能長期維持,個人固然須謹慎評估在利率急速回升後的償付能力,銀行亦有必要在危機未出現前進行壓力測試,若等到美國落實加息才匆忙作出應變部署,可能為時已晚。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