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抵押貸款本質 安老按揭難寄厚望

還原抵押貸款本質 安老按揭難寄厚望

按揭證券公司經多年研究之後,終於落實明年推出「安老按揭」試驗計劃。這種貸款安排,之前一直被稱為「逆按揭」,現在加上「安老」的名稱,顧名思義是針對年長業主,尤其是一些擁有物業卻沒有現金收入的老人家,讓他們每月收取一筆錢,居於原有物業的同時老有所依。那麼這種在香港算是新鮮的按揭,會否得到市場受落?銀行又會否熱烈支持?實在毋須亂估,只要撇開「安老」的外衣,還原逆按揭的金融本質便一清二楚。

一般按揭是把物業抵押予銀行換取一筆貸款,之後再分期歸還,直至還清為止。逆按揭剛好相反,雖然同樣是把物業抵押,貸款卻是分期收取,期滿後一筆過歸還,又或由銀行把物業出售填數。簡單來說不過是一筆抵押貸款,所以同樣要支付利息,亦可能需要購買按揭保險以彌補樓價下跌的損失。那麼利息、保費等開支有多大?

不妨看看按證公司舉出的例子,以一個估值二百五十萬元的物業做二十年安老按揭,業主每月可收取五千二百五十至七千五百元,二十年共獲得一百二十六萬至一百八十萬元,與物業估值的差額,大概包括了利息和保費等開支,因此絕非甚麼社會福利,只是一盤各取所需的生意。每月有錢收,與保險公司的「退休年金」性質類同,分別只是年金投保人在年輕時每月供款或一筆過支付,退休後按月「出糧」,直至指定年期或離世為止。

當明白了逆按揭的金融本質,便不難想像這種貸款不但可用來安老,其他想定期獲取資金周轉的業主同樣用得着。例如在樓市低迷時,一個已供滿樓的業主如需要資金周轉,又不想賤賣物業,看來會樂意選擇逆按揭,套現的同時亦可保有業權,等待樓市復甦再賣樓還債。這絕非異想天開,本港樓價在九七後曾大跌六成,十年後已收復失地有凸,所以逆按揭對負資產業主,說不定是一條救生繩!

不過,逆按揭對銀行未必有利,銀行不像售賣退休年金的保險公司,可預早收錢及拿來投資賺錢,而是要等十幾二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收回貸款或把物業出售,期間資產價格的變化,神仙也難估計。再者,逆按揭市場很難短時間內做大,缺乏規模效益,便不能像保險公司般利用「個人不同的生命周期」拉上補下,缺乏這些風險控制手段,自然是利息較高,還要政府為損失包底,銀行才肯做。

逆按揭在歐美及新加坡等地已推行多年,仍難言普及,美國算是做得比較成功,卻始終離不開政府主導和包底。歸根究柢,金融機構要控制風險及維持利潤,除非政府大手筆補貼,否則長者業主所得便要妥協,至於市場擔心長者持有的物業一般樓齡較舊,又或可能面對遺產爭拗,反而屬次要。香港今次會否例外,就要看金融專才的創新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