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股神周記:醫療改革增內需動力

80後股神周記:醫療改革增內需動力

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的經濟實力得到快速的提升,而中國醫療衞生體制也取得了重大發展;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大部分人民生活水平雖然得到提升,但是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並未能夠跟隨社會發展的步伐,常常出現看病難、看病貴、藥價高等問題。在這一系列問題的影響下,中國政府發展內需的道路必然受到阻礙,主要是發展內需的前提是社會需要擁有一個健全的安全網,人民才會放心消費及加大消費。

民眾自保儲蓄偏高

歐、美等國的醫療衞生體制為人盛讚,當地居民毋須擔心醫療支出,他們擁有健全的社會安全網,可以放心將收入轉化為消費,從而支撐了國家經濟。但是,對中國而言,政府發展內需難度甚高,這是因為中國居民的儲蓄率甚高,達到收入的四成 (國家統計局數據),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又怎樣支撐到國家的經濟發展?

中國居民負擔極昂貴的醫療費用,自然會不斷加大儲蓄率,同時會影響到在其他方面的開支,令到中國政府難以發展內需,更遑論要以內需作為未來經濟增長動力。

看病難、看病貴早已成各界詬病的社會問題。「不怕窮,就怕病;救護車一響,兩頭豬白養」,這些民間順口溜生動地刻畫了內地的醫療現狀。目前發達國家政府每年負擔的醫療衞生總費用為73%,發展中國家為57.2%,而中國政府在二○○七年只負擔了19%,對衞生事業的投入,遠遠落後於其他經濟社會事業的投入,資金量嚴重不足。公立醫院為了自負盈虧,紛紛引進國際一流的技術和設備,使得住院標準,醫療成本成倍上升,是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藥品昂貴。中國製藥廠家為了急於收回成本,在出廠之初就推高定價,常常開出「天價」;目前內地醫療體制極度不順,中間環節過多,很可能二十元出廠的藥最後到病人手中,價格至少已翻了數倍。

內需發展之路需要多項基本條件配合,譬如稅制改革、加大教育項目投資等,最重要的條件莫過於醫療制度上的改革,惟有全面性的醫療改革,中國居民的消費意欲及信心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時間消費佔收入比例也能提高。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洪龍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