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勾地制存漏洞 優化勢在必行

熱錢湧入,本港豪宅以天價成交,樓市泡沫即將形成,似重演九七年金融危機。幾十年來,樓市是本港經濟的火車頭,亦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樓價歷次的大起大落,都會被熱烈討論,因對本港經濟和民生帶來重大影響!政府亦每次在樓市問題上,被要求推出政策,冀遏止問題發生,或令樓市重拾正軌。

是次樓市泡沫問題上,政府再次施展其拿手好戲「拖字訣」,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雖主動表示政府十分關心樓市,正密切監察樓價,但政府只會在明年初公布新土地供應安排,例如考慮要求港鐵提早推出西鐵上蓋物業,又研究將部分「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轉作住宅用途,以增加住宅土地供應等,目前距明年初最少三個月,當政府仔細考慮之後,至正式推出新政策,又拖三個月,半年的時間,足令泡沫擴大至極具破壞力的程度。

眾多放在眼前的數據,已顯示泡沫正在形成,土地註冊處數字顯示,今年以來超過一千萬元的住宅成交顯著上升,九月份更逾一千三百宗,與九七年的高峰期不遑多讓,而截至九月底,今年本港豪宅售價已經攀升百分之二十八,達到金融海嘯前的水平。豪宅市場接連攀升,難免會「傳染」到一般住宅,如果不能遏止,當熱錢持續流入、利率低企、土地供應仍然從緊的情況下,連中小樓價都會持續上升,最終又會出現一九九七年後另一個大泡沫,留下更多後遺症。

樓宇供應量大幅減少,○四年新建住宅單位數目為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九個,但逐年減少,○八年僅得八千七百七十六個,而○九年一月至八月則只有五千四百七十八個,這與勾地制度有莫大關係。過去五個月,本港連續出現零勾地,反映「麵粉」不足的情況。

港府過去曾經「優化」勾地制度,包括發展商開出的估價八成,便可勾出拍賣,但仍未能吸引發展商勾地興趣。其實發展商缺乏興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當計好底價,交出保證金後,仍要承受安排拍賣期間樓價波動的風險,加上即使勾出地皮,在競投時亦未必有優勢。要誘發發展商勾地,政府可考慮設立拍賣「冷靜期」,若果地皮勾出之後,地價過於波動,發展商有權撤銷勾地,取回保證金,另一方面,在競投時亦給予勾地發展商一定的優待。

目前政府聲稱密切留意市況,不過,政府高官向來所獲得的,均是一些滯後數據,屢次在泡沫完全形成,臨近爆破之際,方後知後覺地採取行動,造就樓價大起大落。政府在處理問題上,往往失去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目前從土地和住宅物業供應的走勢來看,供不應求的現象正在出現,樓市飆升和物業泡沫即將成形,市民僅可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