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人民幣升值注定欲拒還迎

美國財政部向國會提交半年一度的匯率報告,一如所料,並沒有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卻用了較強硬的措辭,表示「嚴重關注」人民幣匯價被低估。在全球經濟逐步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後,要求中國讓人民幣升值再度升溫。以往,外國就匯率問題指手畫腳,中國仍可以我行我素,但今次卻不同,因為升值壓力並非單純來自某些國家,而是海嘯後經濟大格局改變使然,也是中國希望得到更多話事權而要承擔的代價。

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重燃,早已有迹可尋。國家外匯管理局剛發表的《2009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已明確指出,下半年外匯流入可能增加,意味着當局已察覺到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因此外匯局提出會重點拓寬資本流出渠道,包括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規模,積極推動政策性銀行在境外發放人民幣貸款,顯然是要抗衡押注人民幣升值的國際熱錢,實行你進我出。

不過,今次與以往不同的是,人民幣升值壓力主要來自美國的「弱美元政策」。在早前舉行的G20峰會上,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全球經濟需要再平衡,把美國經濟重建為更多地以出口主導,以及減少以消費主導。這一構思得到國際認同,紛紛把矛頭指向中國等新興市場,要求這些國家減少出口及增加進口。實現再平衡的前提是美元貶值,已獲得經濟學界認同,並肯定弱美元對美國經濟有利。

二○○五年,內地推行匯改,把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鈎,截至去年第二季,兌美元累計升值逾兩成,可是自去年第三季金融海嘯爆發後,內地便讓人民幣重新盯住美元。在危機最深重的時候,美元成為資金避難所,人民幣亦跟着升值;現在最壞時刻已過,美元重拾跌軌,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亦跟着貶值,自今年三月以來累計已貶值一成。

現在,擺在中國面前的問題是能否繼續只盯住美元,看來是比較困難的。中國同意未來將擴大內部需求,減少依賴出口,要履行承諾自然要讓人民幣升值。事實上,從擴大內需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升值可以增加對進口貨的購買力,並非壞事。此外,中國希望在後海嘯時代擁有更大的經濟話事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升值同樣是必需的。試問誰願意持有一隻不斷貶值的貨幣作為儲備呢?就如同全球央行逐漸唾棄美元作為儲備一樣。

內地當局似乎仍未揸定主意,這從外匯局部署迎戰熱錢可見一斑。而升值既有客觀條件支持,拓寬資本流出的招數注定徒勞,因為在境外發放人民幣貸款,要對方借入一隻不斷升值的外幣,等於增加本幣的債務負擔;擴大QDII規模,到境外買入可能貶值的資產,吸引力亦大打折扣。當今全球的經濟大格局需要人民幣升值,今次恐怕不容易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