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央行自製泡沫 不知如何收科

一年前的九月十五日,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觸發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市場被殺個措手不及。一年過去,對金融海嘯的成因已有更深了解,明白到市場監管早就漏洞百出,而狀甚高深的金融工程並沒有把風險消除,反而擴散到全世界。在海嘯一周年這個特別日子,追究誰是海嘯元兇,計算誰是海嘯大贏家,似乎有失焦點,溫故知新之餘,應該更具前瞻性,認清危機不但並未離去,甚至有可能近在咫尺。

經過海嘯洗禮,市場面貌的確有很大改變,但當中亦有根深柢固、恒久不變的一面。不妨看看兩個較為突出的變與不變。金融監管不足是難辭其咎的,迫使各國的中央銀行及監管機構改弦易轍。以往歐美央行不會主動刺破資產泡沫,寧可等待泡沫爆破才善後,金融海嘯的教訓則是善後成本可以是天文數字,為免歷史重演,日後最好都是由源頭入手,因此各國央行將來會被賦予監管「宏觀風險」的重任,目標是防止泡沫形成。

至於不變的地方,自然是投資市場的貪婪與冒險。當經濟還未真正復甦之時,資產價格已經被炒起,那些「幸存」的投資銀行亦重施故技,超高花紅再次成為華爾街的標誌。坦白說,貪婪與冒險是人的天性,必定歷久常新,根本壓不住。再者,以往每逢泡沫爆破之後,不久便會有新的泡沫接力,提供新的炒作概念,投資者看在眼裏,醒目的做法不是忍手,而是盡快找出新的泡沫所在,繼續發財。

既然各地央行已表態,會着重宏觀風險監管,不容許泡沫重現,那麼追尋泡沫這條財路是否還行得通呢?將來如何自然不好說,但一個新的泡沫其實已經出現,而且是由各地央行一手炮製出來的,是超寬鬆貨幣政策的產物。對於口口聲聲說要管好宏觀風險的各地央行而言,今次是初試牛刀的大好機會,證明本身的決心;可惜當考慮到現實環境,相信也是最難下手的一次。

投資市場經常有所謂「鐘擺效應」,跌市時總是跌過龍,升市時亦必定會升過龍,救市措施同樣依循相同的軌迹。在各地政府空前「放水」下,形成資產泡沫的條件基本上已具備,包括市場流動性極之充裕,資金成本似有若無,政府的擔保亦無形中提供了高投資槓桿。正如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天警告,擔心經濟與金融之間扭曲的關係故態復萌,言下之意即是泡沫重現。可是,各地政府決定何時退出救市,卻處於兩難局面,結論自然是寧遲莫早,就像鐘擺一樣,注定會走過龍。

回顧歷史,金融危機不會一次完結,總是禍不單行,例如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還要加一個科網泡沫,經濟才真正見底,相信金融海嘯亦不例外。昨天,有顧問公司發表報告指,全球十五個國家的基金經理,壓倒性認為金融危機尚未結束,其中以美、英及澳洲最悲觀。不過,報告亦提到,雖然投資界對經濟展望負面,全球股市卻大幅上揚,認為情況矛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因為泡沫爆破之後必定有另一個泡沫接力,投資者又怎會不明白呢?當然,在經濟危急關頭,以非常規手段救市實屬無可厚非,但在經濟穩定之後,便必須關注宏觀風險,防止泡沫重臨。可是,眼前的宏觀風險,正是源於央行本身,恐怕連它們也不知如何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