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經濟冷暖不均 內地需要通脹

在一片擔心收緊銀根的聲音下,內地公布八月份一系列經濟數據,被分析員形容好過預期,政策轉向的憂慮一掃而空。此外,中央領導人亦重申,全球經濟復甦仍然不確定,不會結束經濟措施,結果投資者紛紛用腳投票以示支持,刺激內地股市上漲逾百分之二。不過,若把各項數據分陳,不難看到表現極不平衡,資產泡沫風險沒有降低,整體經濟仍然冷暖不均。

在數據公布前,市場普遍存在兩大擔憂。首先,中央會否繼續收緊信貸。最新的數據顯示,八月份新增貸款超過四千一百億元人民幣,比七月份不跌反升。這個金額與六月份近一萬五千億元人民幣的天量數字,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至少顯示沒有進一步收緊。其實,就算新增貸款回落至較低水平,廣義貨幣供應(M2)的增幅,仍然比七月份輕微擴大;狹義貨幣供應(M1)的增幅更創新高,即使沒有天量新貸款,資金還是十分充裕,毋須擔心「水荒」。

市場另一個擔憂是投資難以保持高增長,看來同樣是杞人憂天。雖然統計局的數據只列出一至八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但以此推算,八月份的投資增加近百分之三十八,幅度高於七月份的百分之三十,顯示投資引擎再次啟動。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再度升溫,是在新貸款遠低於高峰期的背景下出現,說明單靠過去大半年批出的新貸款,已足夠支持投資繼續增加,由此帶動的經濟增長還是有保證的。

不過,這些所謂的驕人數據,無法掩飾經濟結構不平衡的事實,其中最突出的是民間投資依然不成氣候。在一至八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超過四成,增幅亦高於整體平均水平。另一個突出問題是產能過剩變本加厲,八月份工業增加值增幅超過百分之十二,較七月份高一點五個百分點,同期的工業品出廠價格卻繼續全線下跌,各分類項目按年跌幅高於一至八月份的平均水平,真是生產愈多愈蝕底。

其實,以投資增長的表現而言,之前推出的刺激經濟措施應該說已經收效,有條件作一些調整。可是撇開這部分又是另一番景象,零售銷售的增長只是大致持平,未見消費者大手花錢,而消費物價指數仍然錄得跌幅,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市場供過於求,民間購買力薄弱,中央放水並未惠及普羅大眾。此外,八月份的外貿表現亦乏善可陳,進出口的按年跌幅再度擴大。或許基於這些原因,中央才會三令五申,堅持刺激經濟政策不能改變,因為拉動增長的三個火車頭,有兩個仍然死火,令人擔心長此下去必定顧此失彼。

那麼,怎樣才算是均衡的經濟?應以甚麼作準呢?當整體消費物價止跌回升,出現溫和而穩定的通脹,可視之為增長趨於均衡的訊號。前八個月近八萬億元人民幣新增貸款,帶來的主要是「資產型通脹」,而非「物價型通脹」,即是主要體現在資產價格急升之上,是極不健康的,結果民間投資被政府投資排擠,同時削弱了民間的消費力。相反,物價溫和上升,前提是民眾購買力增加,供過於求的局面得以扭轉,在通脹預期帶動下,亦可刺激更多民間投資,形成良性循環,所以要改變經濟冷暖不均的狀況,內地下一步需要的是通脹。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