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通脹預期扼殺復甦 再掀海嘯不足為奇

金融海嘯會否捲土重來,出現第二波衝擊呢?恒地主席李兆基認為通脹問題一旦爆發,恐怕會引致另一次金融海嘯。環球經濟明明停止直落式下滑,有見底回升的迹象,為何還要擔心呢?答案是復甦的過程非常艱難,隨時出現雙底衰退。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向來堅持美國明年會再陷衰退,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亦認為,美國再陷衰退的機會非常高。換言之,如果有另一波海嘯衝擊,源頭說不定又是美國。

無可否認,近期很多數據皆顯示,美國經濟停止收縮,個別環節更掉頭擴張,好像採購指數、房屋銷售、個人開支等,均顯示經濟活動漸趨活躍。不過,這些主要是靠政府的刺激經濟措施帶動,是所謂的「政策性復甦」,不但美國如此,世界各地亦大同小異。如果撇除救市措施的支持,經濟自身的動力能否接棒把復甦延續下去,是有疑問的。難怪二十國集團早前召開的財金官員會議,一致認為現在不是退市時候,否則會有負面後果。

那麼退市既然不在考慮之列,為何還要擔心出現雙底衰退呢?投資市場觸覺就是這樣敏銳,必定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一方面怕過早退市會把復甦扼殺,另一方面又怕不及時退市,繼續讓市場被救市資金淹沒,會造成惡性通脹。不妨看看,在二十國集團財金官員會議結束後,黃金及主要商品價格一路扶搖直上,金價直衝一千美元大關,背後的理由便是因為擔心通脹。同時,環球股市也亦步亦趨炒復甦,連續上升多天,出現商品與股市齊升的局面。

當然,必定有人會說通脹只是投機炒作的藉口,畢竟財金官員目前最着緊的並非通脹,而是通縮,即是整體物價有向下的壓力,通脹只是遠慮而非近憂。不過,有一點必須要明白,市場永遠是跟着「預期」走的,當「預期」深入民心的時候,便大有機會自我實現。事實上,對復甦的憧憬愈強烈,深信商品的需求大增,愈會形成通脹預期,反過來有可能令復甦夭折,淪為雙底衰退。

由於雙底衰退的陰霾始終揮之不去,會影響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反映美元兌主要貨幣的美匯指數,已經跌至近一年的低位。當然,影響匯價的因素很多,例如不退市意味着美國繼續大印銀紙,供應多了難免要貶值。不過,當局為何要維持這種非常規手段呢?正是復甦前景不明朗,直接或間接削弱了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以美元報價的商品必定應聲上揚,藉此抵銷匯價損失。無論經濟是復甦抑或再陷衰退,通脹預期照樣存在。

市場的樂觀派認為,全球產能仍然過剩,估計幅度達百分之五,在供過於求下,通縮近在眼前,通脹根本難成氣候,但正如剛才所說,投資市場永遠是跟着預期走的,而且正因為產能過剩,更加難以承受商品價格被通脹預期炒起帶來的額外成本,經濟前景將更為坎坷。事實上,消費品價格下跌,資產價格則上升,兩者並存,本身就是一種極不尋常的現象,不能排除出現雙底衰退的可能性。一旦噩夢成真,屆時又會在金融業、房地產及消費市場產生骨牌效應,帶來新一波的衝擊絕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