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退市策略有備無患

前聯儲局主席馬丁有句名言妙喻貨幣政策,大意是「在舞會氣氛仍高漲時把盛載賓治的盤拿走」,意思是要避免市場過度亢奮。同樣道理,當全球經濟走出困境之後,各國亦應該準備好退市策略,減少甚至停止大規模刺激經濟。有聯儲局前理事批評當局未有制訂明確的「退市策略」,不利經濟復甦。究竟要怎樣退市,各國沒有共識,投資市場對那些倡議退市的人更報以噓聲。其實,對退市策略沒必要談虎色變,就算有策略也不等於立刻執行,只是有備無患而已。

爆發信貸危機及金融海嘯之後,各國央行紛紛以銀彈應對,向市場大量注入資金。美國聯儲局透過擴大資產負債表,買入各式各樣的債券來搞活信貸。歐洲央行為金融機構提供無限量流動性,銀行借幾多有幾多。中國則放寬信貸,鼓勵銀行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發放貸款。救市措施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水浸市場,填補信貸緊縮遺下的資金缺口。

全球貨幣供應空前增加,經濟終見起色,最壞時刻相信已經過去。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說看到經濟復甦「綠芽」,歐盟領袖表示毋須加碼刺激經濟,中國的財金官員則形容情況穩中向好。換言之,救市措施已有變陣的需要,目標是為經濟復甦護航,而不是之前的阻止經濟跌入深淵。不過,何時作出轉變?如何實現轉變?過早退市會否扼殺復甦綠芽?確實非常敏感,進退之間不易平衡。

各地水浸市場,成功實現資產價格再膨脹,扭轉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可是,維持目前的寬鬆貨幣政策,將來出現惡性通脹已是市場共識。雖然各地的貨幣供應大幅增長,但很多資金仍然蟄伏,未有流入實體經濟,這是反對退市的主要理據。當這些資金一旦活躍起來,情況便會即時改觀。

及早制訂清晰的退市策略,將有利貨幣政策順利過渡。這個策略應該列明在甚麼情況下、根據甚麼經濟指標調整貨幣政策;在調整過程中,哪些措施率先退出,哪些可以保留,亦應該清晰。不難看到,有清晰的策略,不等於現在就要退市,只是定出標準,條件符合才行動,條件未成熟便按兵不動。這樣,市場不用胡亂揣測,擔心政策突然轉向;各地央行也不用頻頻澄清,擔心被市場誤解。

事實上,制訂退市策略並沒有違背各地央行的政策目標。聯儲局要確保物價穩定,歐央行追求通脹目標,人民銀行要經濟平穩發展,要達成這些目標,退市是遲早問題,也是預期之中。當然,根據各地財金官員的口風,暫時是不會考慮退市,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出口術為通脹預期降溫,譬如內地社科院預測下半年樓價必跌,聯儲局官員認為通脹是將來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現實與預期不符,不但貨幣政策的公信力受損,更無法及時回應經濟變化,有清晰的退市策略不是好過見步行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