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師傅的名字徒弟的姓氏

戲行向來愛用藝名,與電影有着不解之緣的七小福,更是由大到細全用上同一字輩的藝名。

當幾十個光頭仔及孖辮妹整天的四圍跑、繃繃跳,于師傅為易於辨別,又或為方便教訓打罵時能準確無誤,最佳辦法是統一稱呼,這一回可真是「我的名字,你的姓氏」了。

為各人改名確是別具心思的于師傅,「小名」的背後,記載着無數生活趣事。

要將京劇藝術發揚光大的于師傅,一心要門下弟子獨當一面,但既要揚名立萬,藝名就不能隨隨便便。

元寶蠟燭都係名

七小福每位成員的名字均以元字為「姓氏」,這個「姓氏」原來是取自師傅于占元的「元」字,方便呼叫及記憶之餘,「師傅的名字,徒弟的姓氏」亦令師徒的關係增多一重深層意義。

想想元龍是誰?洪金寶是也,元樓是誰?成龍是也,還有真名容繼志、夏令震及張轉男的又是誰?原來是元華、元彪及元秋呢!

至於各人的小名字,如「秋」、「蓉」、「葵」等,背後也是另有故事。原來這幾個名字都與昔日戲曲界當時得令的名字相同,元菊喚起童年記憶細說:「初初師傅幫我哋改名真係幾有心機㗎!好似當時有位前輩叫張君秋(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師傅就因為鍾意佢,所以改咗其中一個徒弟做元秋。不過後尾因為徒弟太多,師傅都江郎才盡喇!所以就開始隨意咁改名,好似東、南、西、北咁,都幾得意(口架)!」元華卻忍不住笑着說:「仲有中、發、白同元、寶、蠟、燭、香添呀!」無論搞笑還是真有其事,都無不令人會心微笑。 

向戲曲前輩致敬

除了以名字向前輩致敬之外,于師傅亦會根據各人的專長「分配」名字,三師姐元秋原本獲分配的不是「秋」,而是「蓉」,但其後師傅覺得「秋」與她更為「匹配」,「元秋」這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秋姐不厭其煩地說:「當時有個好出名嘅花旦叫唔知乜乜蓉(擅唱紅線女女腔的鍾麗蓉),佢把聲好靚,但因為我把聲冇師妹元蓉把聲咁靚,佢把聲好似天籟之音咁好聽,所以後尾師傅就將我哋兩個名對調咗!」

在元秋記憶中,七小福每人的嗓子均各具特色,是以于師傅會根據各人所長來分配京劇中的不同行當:「好似元甫把聲因為似老牛,所以通常做啲老生、老旦同大花臉嘅角色,至於我把聲因為尖尖哋,所以通常做花旦、武旦、武生同小生嘅角色。」

唱得、打得的每一位七小福,皆經過煉獄式的艱苦訓練,始磨出超凡技藝及真功夫;煉獄的背後,未必可歌可泣,卻是有血有淚的成名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