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接收過百萬難民的德國,不到半年時間民意出現戲劇性轉變,主流社會由大發熱心照顧難民,改為對國家收容能力超負荷憂心忡忡。德國第三大新聞周刊《焦點》上周五公布民調,近四成受訪者認為總理默克爾應放棄目前的難民收容政策。默克爾本人見民意逆轉,明哲保身謀求變陣。

枱面上,默克爾以遵守國際條約為大原則,稱但凡有人受戰火波及,德國有責任接受他們提出之庇護申請,不可未經甄別就將他們逐出境。實際上,默克爾政府悄悄簡化甄別過程,最直接做法是,將某些國家列作「安全來源國」,所有來自這些國家的庇護申請者,除非屬非常特殊情況,否則幾乎不可能獲德國收容。

去年,多個巴爾幹半島國家被德國列作「安全來源國」,德國大聯合政府內部達成共識,日前同意進一步收緊收容政策,將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三國列作「安全來源國」。這種做法等同一刀切,假定來自這些國家的公民一律無資格尋求政治庇護,從而減輕德國甄別難民機構之負擔,曲線承認德國能力有限,收容難民時不得不分清緩急輕重,優先對待某些族群。

科隆除夕難民集體性侵搶劫事件,朝野人心惶惶,防狼用品熱賣,自衞術速成班大收旺場。以難民填補勞動力短缺之美景遙不可及,敗類無賴濫用德國善心為非作歹之威脅近在咫尺,行善助人也要講斤両之政治現實,教默克爾不得不低頭。

默克爾反對一竹篙打一船人,奈何眾怒難犯,她前日改口風,稱當伊拉克和敍利亞恢復和平,伊敍兩國難民會攜同在德國學習之技能返回家鄉,九十年代進入德國的前南斯拉夫難民,七成人在家鄉恢復和平後離開。

伊斯蘭國為禍中東,與中東回教內部紛爭有關,什葉遜尼兩派角力愈演愈烈,伊敍兩地亂局可謂不見盡頭,湧入德國的難民返回家鄉遙遙無期。默克爾竭力修補歐盟神根區邊界破洞,她上周五與訪德的意大利總理倫齊會面,力促意國給經援土耳其方案開綠燈,借土國之力打擊人蛇集團及強化邊界管制,令難民無法再從土國西南部沿岸登船前往希臘離島。

歐盟截龍策略變成議而不決,默克爾改口風也無法淡化局勢之嚴峻。德國排外懼外情緒火速蔓延,默克爾本人民望保持堅挺,人比黨強,執政基民盟面對民意逆轉,下月中地選選情未許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