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是對中國科技水平的大檢閱,剛頒布的二○一五年國家科技獎項,不少項目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軍工領域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中國與美俄這些科技強國已從過去望其項背發展到並駕齊驅的地步。

今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相里斌,在公開的獲獎名單中沒有他,卻由習近平親自頒獎,合影時站在習近平身邊。這意味着,他的獲獎成果應該屬於「專用項目」,即涉及國防、軍事、安全的項目。這位科技獎勵大會最神秘獲獎人,目前擔任上海微小衞星工程中心主任,研究主要集中在衞星成像等領域。他亦是新一代北斗導航衞星總指揮、「嫦娥一號」探月衞星有效載荷光學成像探測系統指揮。

相里斌獲得特等獎很可能是因為中國衞星監測項目獲得突破性進展。眾所周知,中國要實現「打航母」的任務,必須先在茫茫大海中適時發現捕捉高速航行的航母,這對太空監測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相里斌的發明創造,恐怕就是填補了中國這一空白,為中國導彈打美國航母裝上「千里眼」,意義重大。

部分領域 領先全球

值得關注的是,在申報的解放軍科技成果中,有四十二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數量之多,是歷年之冠,一些領域已經領先全球。比如,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電力集成創新團隊在馬偉明院士的帶領下,首創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實現了中國艦船動力從落後到領先國外的跨越,研製的某電磁發射系統,取得了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的同步發展,並打破了中國導軌式電磁能武器技術徘徊不前的局面。中國的航空母艦電磁彈射系統、新型戰艦電磁炮以及空間電磁武器,都由此從藍圖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與美國發展幾乎同步。

再比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新研製的三百千瓦級高效低噪大扭矩電機推進系統完成樣機研製和各項摸底試驗。該系統採用直驅電機代替傳統的高速電機加減速器的驅動方式,在低速情況下,可提供較大扭矩,其運行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且減震降噪效果顯著。

中國軍事科技進入井噴階段,一大堆新技術、新理念噴薄而出。過去中國對美俄的軍事科技,因為望塵莫及的差距而只能望而興嘆,如今中國卻與美俄比翼齊飛,「不僅別人有的技術我們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有」。這可以從俄羅斯對華軍售幾乎無貨可售,反而開始從中國進口關鍵元部件體現出來。

軍備技術是大國崛起的關鍵,也是國際政治博弈的砝碼,隨着軍事科技的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隨之不斷上升,正因為此,美國對中國軍事動向高度關注,美國媒體不時高喊「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