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甘肅金昌的一位初一女生為一塊朱古力而去偷竊,人們恍然間發覺,中國社會巨大的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依舊;當這位女生的縱身一跳引來一場未曾預料的騷亂,與其說這位女生死於羞辱,不如說死於貧困;與其說這場騷亂的起因是女生之死,不如說是人們對貧富差距日益惡化的不滿和憤怒。

中國從改革開放前高度平均主義的社會,發展到目前高度貧富分化的社會,時間只用了三十多年。出現這種情況,並非當初所能預料到。鄧小平在設計改革開放道路時,雖然提出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但也提出要先富帶後富,共同富裕,並把後者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點。他還警告,收入差距「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可惜後來的領導者都把這個警告當耳邊風;即使沒當耳邊風,也一直沒有採取得力措施。

造成貧富分化的原因很多,有資本的、市場的、自然環境的、知識的,甚至對某些人來說,僅僅是因為懶惰。然而,有個因素不能不提,這就是政府自身導致社會的貧富分化趨於嚴重。人們看到,社會財富的分配過分向政府手中集中,政府掌握的財力早已超出必要的限度,超越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如果說,政府財力能夠大部分用於公共事業和社會福利,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問題恰恰是,政府的財力要麼被自身消費掉了,要麼大量投資於無效的經濟活動中。不僅如此,政府在抑制收入分化上,可以說有心無力。一個例子是,前屆政府從開始就說要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意見,而且是總理在公共場合親自說的,可惜此事一拖再拖,直到任期結束,才匆忙出台了方案,而這個方案,完全是現有各方政策的一個大雜燴,沒有一點新內容,待新政府一接手,它也就注定了無疾而終。

收入分配持續惡化

為甚麼一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遲遲出不了台呢?是誰在阻礙收入分配改革?事到如今,不管何種原因造成收入分配持續惡化,從經濟層面看,它會導致長期經濟增長乏力;從社會層面看,會加大低收入群體的不滿,加劇社會衝突,如遊行、罷工乃至社會動亂。

也許是意識到了這種危險,在執政黨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了共享的發展理念,最高領導人也發出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貧者食糟糠」的現象。然而,在貧富分化積重難返、政府信譽全面喪失的情況下,這是不是來得有些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