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給中東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牽動美俄地緣政治角力。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亞三地獨裁統治者先後倒台,敍利亞阿薩德政權負隅頑抗,與反政府武裝力量爆發內戰,及後發展成現政權、反政府陣營和伊斯蘭國(IS)大混戰,美俄軍事介入令局勢更譎詭。上周五,獲美俄背書的敍利亞和解方案獲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然而,阿薩德一族何去何從,決議無甚着墨,美俄爭鬥熱力不減。

聯合國安理會剛通過的方案,難以擺脫先停火後談判之軌迹。交戰各方不肯停火,組建過渡政府和舉行大選等次階段工作如同紙上談兵。日前,美國民主黨舉行總統參選人電視辯論會,出線機會高唱入雲的希拉妮形容,該決議讓全球下定決心對付IS,反擊策略終於到位。此言一出,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群起攻訐,杰布.布殊對「終於到位」之說嗤之以鼻,惠普前女行政總裁菲奧里納不屑地表示,希拉妮和奧巴馬政府深信,美國外交政策應由外人制訂。

希拉妮本人自相矛盾,難怪遭共和黨人窮追猛打,她一方面表示,只要有人向反政府陣營保證阿薩德難逃下台的命運,他們自然會全力反擊IS。另一方面,有關決議避開阿薩德一族的去留爭議,希拉妮竟然隻字不提,漠視反對派誓除阿薩德後快、普京卻騎虎難下之現實。菲奧里納口中的「外人」,當然是指除力挺阿薩德外別無選擇的俄羅斯總統普京。

九四年中,親俄的也門民主共和國不敵北方親沙特勢力,也門南北分裂結束。不到十年後,小布殊出兵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俄國在區內影響力進一步下滑。一一年,美英法為首的北約為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提供空中支援,卡達菲政權被推翻,敍利亞阿薩德一族成為俄國在中東碩果僅存之戰略夥伴。有駐敍俄國外交人員私下表示,西方利用聯合國決議單方面顛覆利比亞政權,俄方決不會讓西方在敍利亞重施故技。

俄軍進駐敍利亞大舉空襲反擊IS,一直陷捱打狀態的阿薩德部隊,在俄國支援下逐步收復失地,克宮一雪前恥之態勢路人皆見。伊朗與沙特勢成水火,沙特與敍國反政府武裝關係密切,教伊朗如芒在背。伊朗為守住敍國地盤對抗沙特,耗費龐大軍事資源和財力,俄國為抗衡美國同樣洗濕了頭。期望俄國和伊朗捨阿薩德而去、為重啟敍國和談注入動力,未免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