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延遲退休年齡已是板上釘釘的事,現在就看何時推出實施方案以及如何推進。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所日前建議,按照併軌先行、漸進實施和彈性機制的原則逐步延遲退休年齡,先實現養老金制度併軌,再將退休年齡分為兩類:即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對於前者,第一步是於一七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併軌時,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為五十五歲。第二步是從一八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三年延遲一歲,男性退休年齡每六年延遲一歲,直至二○四五年同時達到六十五歲。對於後者,則從二○三三年開始每三年延遲一歲,直至二○四五年完成。

當局在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其後人社部表態稱,將根據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小步慢走,漸進到位」,即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同時提前向社會預告,給公眾以心理預期。

延遲退休在內地引起不小爭議。當局之所以決意在十三五時期推出,最主要是考慮到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養老壓力。然而,不同群體對這一政策看法不一,藍領工人特別是女工反對延遲退休,因為她們的工資收入和福利保障低,延遲退休所得比養老金高不了多少,且工作壓力大,延遲退休對她們比較不利。

技術人員 不宜早休

至於公務員群體,情況則剛好相反。他們的工資收入和福利保障較高,且工作壓力不大,延遲退休對他們是有利的。如何平衡不同群體對延遲退休的訴求,做到公平公正,是政策成敗的關鍵。

客觀地說,內地現行退休年齡政策確實有必要改革。該政策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確定的,當時人口預期壽命不到五十歲,現在則已達七十多歲,如果男性維持六十歲退休、女幹部和女科技人員維持五十五歲退休,女工人五十歲退休,確實會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因為許多人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五、六十歲正處於經驗豐富、技藝純熟的階段,其替代彈性比較低,如果這部分人過早退休,對人力資源是一種巨大浪費。從這個角度看,改變這一政策具有合理性。當然,當局在制訂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看法,盡可能避免製造新的不公。

事實上,當局已在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中實施新的退休年齡。根據今年一項新規,自三月起正副處級女幹部退休年齡延至六十周歲,但若本人申請,可以在年滿五十五周歲時自願退休。延遲退休關乎多數人利益,在這件事上,推出前還是應該取得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