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之後,習近平接着出訪英國,之後還迎來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這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並非巧合,而是顯示中國試圖在歐美之間尋求外交平衡。以目下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看,這種外交平衡能否維持,對未來幾年中國的安全形勢至關重要。

目前看來,習近平訪美並未取得預期成效,特別是在南海爭端、日本解除軍事限制等幾個中國最關注的問題上,美國沒有作出令中國滿意的表態。習近平訪美結束不久,就有外國媒體引用美國國防部官員的話說,美國海軍計劃短期內進入中國最近實施建設工程的南海島礁之十二海里水域內航行。這種叫囂式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真實態度。可以預見,有美國在背後撐腰,接下來肯定還會有更多國家向中國發難。

南海問題不會消停,日本那邊也不會罷手,通過新安保法案後,各種挑釁將接踵而至。加上南邊的緬甸政局發生巨變,如果北京處置不好,隨時可能引發新的外交衝突。此外,中印邊境隨時爆發新糾紛,早前傳出因拆除軍事設施而導致雙方軍事對峙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一言以蔽之,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很可能日趨緊張,看美國近期的作風,便知這個判斷絕非危言聳聽。

眾所周知,近年美國積極推行重返亞洲戰略,矛頭直指中國。美國決策層認為,中國利用美國十年反恐戰爭時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若再給中國十年,將再也遏不住中國,故必須調整戰略,掉轉槍口。但在美國重返亞洲戰略開始不久,中東、北非出現亂局,美國不得不分心應對;另一方面,烏克蘭危機爆發,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使美國又要分出部分精力抗俄。

美國遏華 最後機會

很明顯,如果美國被中東亂局和俄羅斯牽扯,對中國而言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戰略利好。當然,美國也意識到這一問題,故開始在中東收縮力量,並在烏克蘭問題上承認俄羅斯的既得利益,而在敍利亞問題上則向俄羅斯妥協。美國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國力有限的情況下重返亞洲,集中精力對付中國。

未來十年是中國崛起的關鍵十年,也是美國遏制中國的最後機會。不要認為中美不可能發生正面軍事衝突而高枕無憂,美國向來根據不同對手而施展不同策略,中國必須做好應對準備。拉歐抑美就是一招,效果如何尚待觀察,畢竟歐洲和美國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