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朝鮮半島局勢峰迴路轉。南韓指摘北韓在分隔兩國之非武裝地帶布雷,導致其士兵受傷,於是重啟中止多年的對北韓心戰擴音器廣播,北韓部隊遂向擴音器開火,南韓軍隊則用榴彈炮轟擊對方陣地。在北韓領袖金正恩命令人民軍進入準戰時狀態之下,據報有五十艘北韓潛艇突然離開軍港,且行蹤不明。正當雙方陷入劍拔弩張之際,兩國高層在板門店進行磋商,最後達成協議,北韓就南韓士兵被炸傷表示遺憾,並解除準戰時狀態,南韓則停止心戰廣播,雙方同時同意爭取在不久將來舉行離散家庭團聚活動。

對北韓挑釁習以為常

部分分析家認為,北韓經常選擇在美國同南韓舉行軍事演習前後製造事端,表達對於這種針對平壤軍演的不滿,同時指北韓通過不斷製造事端,利用持續恐怖氣氛來控制社會,畢竟是這個高度軍事化國家的特性,早已令人見怪不怪。也有論者指出,南韓當局吸取五年前延坪島炮擊事件經驗,在本月北韓作出挑釁時,採取「先行動,後報告」策略,並強力回應人民軍炮擊行動,向北方發射約三十多發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彈,回擊對方一枚十四點五毫米防空炮和三枚七十六點二毫米加農炮彈,讓平壤知道首爾不好惹。

另一方面,南韓國民在危機期間生活如常,似乎無懼戰爭威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南韓人得悉平壤可能研發核武和北韓領袖金日成去世等消息時,的確顯得比較慌張。後來前總統金大中推行旨在促進兩韓和解的陽光政策,雙方接觸日漸頻密,加上在最近十多年,北韓不時張牙舞爪,令一般國民對於平壤當局的好戰行為習以為常,感到挑釁只不過是政治姿態。再說,兩韓敵對狀態已持續數十年,南韓國民不是不重視國家安全,而是像生活在地震帶的人那樣,不會因面對潛在危機而不安。

據一項民意調查反映,對於統一朝鮮半島沒有記憶、亦未經歷過八十和九十年代爭取民主鬥爭的南韓年輕人而言,他們對北韓沒有好感,並傾向只認同南韓,而非一個廣義的朝鮮民族國家。

再說,每當遇上北韓挑釁,南韓新生代不是漠不關心,就是覺得平壤當局討厭,因此,即使年輕人對同性婚姻之類議題持開明態度,卻比三十歲以上的人更主張強硬應對,可知北韓的冒險行動不但起不到恐嚇作用,反而令愈來愈多南韓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