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方最新公布習近平的一個講話,稱他看到一個材料,某縣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居然在政府網站上發布「特大喜訊」,祝賀成為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甚至有的地方,戴着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進入全國百強縣之列。還有一些扶貧款項被各級截留,移作他用。對此,習近平直言自己非常「憤怒」。

地方縣市爭搶國家級貧困縣,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貧困縣這頂帽子雖然名聲不光彩,實際利益卻大有算頭,不僅可以少交稅收,在財政轉移支付上還可享受額外補助,至於土地政策、項目確定等多個方面,累計起來的利好難以估量,甚至意味着可以剋扣民眾福利、拖欠教師工資。並不好看的外衣下隱藏着巨大利益,難怪縣市書記們打破頭搶着要,一些地方甚至花上千萬元到北京去做公關。

比如,曾位居全國百強縣第十二位的內蒙古准格爾旗,全旗國民生產總值近六百億元,年財政收入完成一百五十億元,富甲大西北,但仍能享受國家級貧困縣的待遇,每年享受國家的財政補助。頭頂窮帽子,身穿富大衣,看似荒謬,實則見怪不怪。

評選單位 大發橫財

對地方官來說,百強縣是面子,是榮譽,是政績,是誇耀的資本,也是升遷的籌碼,這頂閃閃發光的富帽子,有條件要爭,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爭。而貧困縣則意味着實實在在的利益,因此也勢在必得。百強縣的面子和政績有了,貧困縣的實惠也撈到了,兩方面好處兼得、便宜均佔,地方官們忙得不亦樂乎。

正是因為有如此多好處,國家級貧困縣已不是評出來,而是跑出來的。國家級貧困縣的具體名額分配和評定,變成了稀缺資源,需要各省行政裁決。搶到國家級貧困縣待遇的,歡天喜地開慶功會;搶不到的,則是呼天搶地如喪考妣。事實上,無論百強縣的評比還是貧困縣的評選,都已淪為金錢遊戲,真正受益者是評選單位,他們以此為誘餌,收取各方進貢,年年滿載而歸,大發橫財。

而那些享受着貧困縣政策,卻過着富裕甚至奢華日子的所謂貧困縣,也不在少數。比如湖北房縣是年財政收入僅五億多元的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卻耗資八千多萬元建設佔地百畝的豪華辦公樓。而河南台前縣、安徽望江縣、黑龍江海倫市等,都曾爆出類似事件,這些貧困縣興建豪華辦公樓,違規舉辦慶典活動,搞一些「高大上」的標誌性建築,一點也不吝嗇民脂民膏。

如此公然的弄虛作假,瞞上欺下,根本是侮辱老百姓的智慧。人們想知道的是,國家扶貧辦幫富不幫窮,到底是如何盡到扶貧助困的責任?國家級貧困縣的評選,背後又藏有多少貪污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