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衣錦還鄉」,回到其父親的出生地肯尼亞,開始任上第四次非洲之旅。奧巴馬的非洲之行,雖然口頭上是加強美非關係,實際上處處針對中國。據報道,奧巴馬被問到他在非洲經過的高速公路、所進入的非洲聯盟總部大樓,都是中國建造的,質疑美國對非政策口惠而實不至。奧巴馬對此異常尷尬,不得不老調重彈,指摘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

美國在非洲狙擊中國,是其全球圍堵中國的一部分。近年中國以金元開道,以歷史友誼為後盾,在非洲發展極其迅速,無論是礦產能源的開採,還是基礎建設,中國都無往而不利。在美國看來,非洲已成為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地與商品傾銷地,如不加以遏制,美國將徹底失去這個勢力範圍。

美國在非洲圍堵中國已非一朝一夕,幾年前,美國時任國務卿希拉妮訪問贊比亞時,直言不諱地離間中贊關係,表示非洲國家在與中國打交道時應注意「新殖民主義」,並指中國並不是非洲國家發展方面的模範國家。華府定調後,西方人權、環保組織一擁而上,從各個角度論證中國進入非洲後給當地帶來腐敗、污染、軍火氾濫、血汗工廠以及激化種族宗教矛盾。在這些西方非政府組織眼中,中國在非洲的發展並不是帶來福音,而是帶來黃禍。這些西方非政府組織人多勢眾,在全球輿論有強大影響力,並佔據道德制高點,使中國在非洲的形象被徹底妖魔化。

輸出美式普世價值觀

事實上,美國除了擔心非洲淪為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地,更擔心中國的威權模式成為非洲的樣辦,將美式民主體制邊緣化。正因為此,美國政要每次訪非,都是以公共外交為名,對非輸出美式普世價值觀,以對抗中國影響力在當地蔓延。

雖然美國也倣效中國召開美非峰會,並宣布總值超過三百三十億美元的對非經貿合作項目,但這些援助絕大部分口惠而實不至,其對非政策着眼點在於扶植親美勢力,給非洲帶去的只能是混亂與不安,蘇丹內戰便是最好的證明。相比之下,中國對非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支持非洲各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開發,幫助這些國家進入農業社會。

中美兩國的競爭是全球性的,不僅在東南亞全面開打,在非洲、拉丁美洲也全方位比併,雙方比道德高地,拚經濟實力,最後甚至可能兵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