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審議通過《關於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定(試行)》,這是十八大以來中共關於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文件,但幹部能上容易,能下卻談何容易。

吏治是中共的一大難題,由於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導致官員一旦任職達到某一行政級別,無論是否稱職,除非出現嚴重違法違紀行為,行政級別一般不會下降。這就在人事管理上形成「職務提升容易降低難,待遇提高容易下降難」的局面。本應上下通行的「雙車道」變成「單行道」,這導致內部論資排輩,年輕人業務能力雖強,但因為資歷不夠,也要繼續煎熬。

官官相護 上下勾結

另外,一些官員消極為官,雖然不能勝任相關崗位的工作,但因為沒有違法違紀行為,仍然穩坐釣魚船。一些官員自恃鑽進了保險箱,端的是鐵飯碗,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幹其事、不盡其責,做起了混事官、太平官、老爺官,「清茶報紙二郎腿,閒聊旁觀混光陰」成為他們的生動寫照。

事實上,從毛澤東時代開始,幹部能上能下就成為組織系統的口號,但能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傳統的官本位價值觀念和社會心理很難打破,社會各界喜歡以官為本,作為判斷榮辱、價值甚至是非的標準。二是官員幹部能上能下的制度體系不夠配套和完善,考核的標準難以把握,考核方法不完備,很多時候無法操作。三是內地官場用人唯親、唯情、唯勢、唯利、唯財現象嚴重,本位主義、山頭主義橫行,官官相護、上下勾結相當普遍,在此情況下,讓一個官員下,必然會牽涉一幫人的利益,甚至與一群官員作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官員「能下」淪為一句空洞的口號。

第五代整頓吏治,要求對政治上不守規矩、廉潔上不乾淨、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夠、作風不實在的官員,要堅決依照規定進行組織調整,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以制度剛性確保「能下」得到落實,以公開公正公平確保「下來的人」心服口服,問題是官場積弊已深,要全面落實,真的談何容易。

上樑不正下樑歪,中國很多問題表現在基層,但根子在上層。如果政治局能夠以身作則,讓一些不合格、不稱職的政治局委員「下來」,各地自然會跟進,否則今次吏治改革仍然是雷聲大雨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