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執政黨的《統戰工作條例(試行)》已於五月十八日開始實施。與此同時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近日也在內地引起不同回響,總的來說,官方覺得重要的東西,民間持相反評價。而對於那幾個受邀參加當局統戰培訓的新媒體代表人士和大V,從自由派看來,已經算是被當局招安,不屬於同道了。

這波統戰來得有些猛,看來當局是要扭轉之前統戰的不利局面,重新發掘統戰的「法寶」價值,這從條例對統戰法寶的定位可見一斑。條例一共用了三個法寶來闡述統戰在當代的意義:統戰是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法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法寶。

既然統戰法寶如此重要,那它又是從甚麼時候開始被丟失的?我認為,應該是在執政黨取得全國政權並鞏固後,開始覺得統戰可有可無了。統戰對執政黨取得政權出了大力,毋須多言,否則也不會稱為法寶,但即使在取得政權之初,執政黨也還是很重視統戰的,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就開了一個多月。但在政權鞏固後,統戰雖在理論上和文件中地位還很重要,但在實際工作中,卻逐漸被邊緣化了。到了文革,原來被統戰過來的國民黨人士、知識分子、工商業者,基本被打倒,掃地出門。統戰在此時已名存實亡。

地位下降 未受重視

改革後,統戰工作恢復正常,鄧小平根據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將統戰的性質由原來的革命統一戰線改變為愛國統一戰線,擴大統戰範圍,似乎統戰的地位又得到了強化。不過,實際上也是每況愈下,統戰工作在黨的工作中並未受到應有重視。這從統戰部門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規格可體現出來。統戰部門領導不但與執政黨的組織部門、宣傳部門等傳統強勢機構不能相提並論,就是同工會這樣的傳統弱勢部門相比,規格也不一定高。

大概在執政黨看來,經濟建設只要激發人的致富欲就行,毋須在統戰上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黨掌握大部分重要資源的前提下,許多人會自動向黨靠攏,根本毋須黨費力不討好地去搞甚麼統戰。至於少數桀驁不馴的人,黨不統戰他們也翻不起甚麼大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