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會議六十周年紀念活動近日在印尼進行,據說會有三十多位國家領導人出席紀念會議,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萬隆會議的正式稱呼是亞非會議,首屆萬隆會議於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在印尼舉行,參加會議的國家和地區共有二十九個。由於當時正值美蘇冷戰高潮,加之許多國家剛剛獨立或獨立不久,面臨着在美蘇兩大陣營中被迫站隊的問題。當時參加會議的二十九國,有的是蘇聯盟友,更多的是美國盟友,但這些國家並不想站隊,而是要形成獨立的一極,於是印尼總統蘇加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進行游說,有意爭取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權,與美蘇競爭,得到了不同政治制度的廣大亞非國家響應,發起了這次會議,會議着重討論民族獨立和主權、反帝反殖鬥爭、世界和平以及與會各國的經濟和文化合作等問題。

對中國來說,萬隆會議有着特殊的意義。這是新中國第一次亮相國際多邊場合,之前中國雖然也有參加多邊會議,但那是社會主義陣營或各國共產黨的會議,在這種會議上,主角永遠是蘇聯,其他國家只是聽眾。萬隆會議是亞非發展中國家舉行的會議,中國是以獨立面貌參加的,雖然不是會議的發起國,但由於塊頭大,所以與會各國都想看中國的態度。當時北京已經倒向蘇聯陣營,美國和台灣於是千方百計阻擾中國出席。

首次在國際舞台發聲

由於上面說的冷戰背景,外界原本對這次會議也不看好,會議開始時確實也一團糟,與會國家在意識形態問題上爭吵不休。在這種情況下,參加會議的總理周恩來發表了「求同存異」的講話,表示他是來尋求團結而不是來製造分歧的,願意與大會的成員一起努力,使會議成功。這使大會的爭議逐漸平息下來,最後達致協議,草擬了萬隆十項原則。十項原則實際上是對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與發展。

可以說,萬隆會議讓新中國的聲音第一次在國際上響起,提升了中國形象,打破了當時美國對中國的孤立。首屆萬隆會議之後十多年,在廣大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從這個角度看,說是亞非拉國家把中國抬進聯合國也不為過。正鑑於此,今年四月十三日,中國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了紀念萬隆會議六十周年的特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