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名主持畢福劍視頻事件近期在內地社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其中一個矛頭指向視頻的發布者,輿論眾口一詞將此行為斥之為告密,並鎖定了具體的某人。不過,筆者不大同意這說法。

首先聲明,我是堅決反對告密的,也理解人們基於過去特別是文革的告密流行對普通人的傷害,導致對告密行為和告密者的憎恨;我也同樣不贊成有人把人們在私人生活中的言行發布到網上。但具體到畢福劍事件,我發現許多人對告密者的看法和認知是存在雙重標準的,所以我願意為這起事件中被人們指摘的告密者辯解,我認為不應簡單地把視頻發布者貼上向當局邀功求賞的告密者標籤。

難藉告密獲政治資本

政治上的告密一般有告密的動機、向誰告密以及怎樣告密的問題。由於畢福劍是在私人飯局上的言論「非毛」,所以這裏的告密指控是指向政治告密。公眾對視頻發布者的動機不清楚,但顯然,他似乎也難以從告密中獲取甚麼政治資本,由於他是把視頻發布在網上而非被告發者的上司或當局情報單位,這跟典型的政治告密行為不符。其實,人們在譴責這個告密者時,有意無意地忽視了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如果你是當時畢福劍飯局的在座者,你覺得畢福劍的表演「很好玩」,於是就想讓網民見識一下畢福劍在屏幕上和台下的不同,把這個視頻發到網上,僅此而已,你是否承認你是在告密?

二是假如畢福劍在飯局上不是批毛,而是讚毛、肯定文革,那麼,現在許多罵這個告密者的人還會說他是告密嗎?恐怕是一窩蜂讚美他的「義舉」,把他當成英雄,而把畢福劍當成壞蛋。他們會說,即使是「告密」,也是一種正義的告密。可如果告密有正義、非正義之分,誰又來做裁判?進一步看,即使有正義的告密,但告密行為本身也是不值得鼓勵和讚美的。

所以,筆者傾向於把畢福劍視頻發布者看作是一個錯誤理解公眾監督的人。在文明社會,如果動輒把某類行為、某類人視作告密和告密者,任意誇大告密的範圍,也是對既往歷史的反應過度,和對那些被指控為告密者的一種精神壓迫。

從畢福劍這個事例可以看出,擔憂文革式的告密之風在今天的內地重現,憂患之心可敬,可確有點草木皆兵的味道,畢竟時代和歷史是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