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日前公布了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中央辦公廳等七個中央黨政部門機關紀檢組長的名單,這標誌着中紀委全面擴權,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中紀委,今後誰能夠監督呢?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曾提出,要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這七個部門只是剛開始,接下來中紀委還將進駐七十個部門,實現紀檢工作全覆蓋,不留一塊法外之地。按照中紀委副書記陳文清的說法,中央部門地位高權力大,腐敗空間也多,必須通過加強監督杜絕腐敗。

陳文清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近年來中辦等核心要害部門已發現多宗腐敗案件。比如前中辦秘書局局長霍克因深度捲入令計劃腐敗集團,已被免職調查。中辦法規室前副主任范悅豪擲一千多萬元公然包養中國旅遊與經濟電視台女主播紀英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再以中央組織部為例,主管副部級以上官員考核、任免工作,權力極大,但也是買官賣官的大本營,尤其是地方幹部局更成為權錢交換的平台。地方的市長、書記要想升官,帶着一些老闆向中組部官員送錢送物已是家常便飯,當初許宗衡為了當上深圳市委書記,給中組部一些官員送出一千萬元的人民幣現金,美其名曰深圳「土特產」。

未雨綢繆 早做打算

中央統戰部也是如此,表面上是一個清水衙門,但一些統戰部官員大肆販賣全國政協委員的帽子。類似這些部門如果沒有外來監督,要靠自律保持清廉,恐怕是與虎謀皮。

中紀委加強對這些部門的監督是大勢所趨。不過,中紀委這兩三年全面擴權,已成為龐然大物,也成為問題的來源。

在王岐山的強力推動下,中紀委通過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變,加強了對全國紀檢系統的領導。最新統計指內地三十一個省市的紀檢書記,有二十二個是中紀委空降的,紀檢系統逐漸脫離地方諸侯控制,權力集中到中紀委書記手上。

有媒體評論,中紀委權力之大,已超過了歷史上的東廠、西廠和錦衣衞。一些有識之士擔心,龐大的中紀委會不會蛻變成一個利益集團,淪為法外之地。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目前的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兩袖清風,而且沒有後代,因此無後顧之憂,再多的權力交在他手中,老百姓也放心。

但畢竟歲月不饒人,王岐山幹完這屆中紀委書記很可能就要退休,如此龐大的權力如果落入到類似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這樣的人手中,中紀委很可能成為危害社會政治穩定的怪獸,甚至危及最高領導人的權威。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這個至理名言同樣適用於中紀委,第五代應該對此未雨綢繆,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