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視記者柴靜的霧霾調查作品《穹頂之下》這幾天引發巨大爭議。我沒有看這個視頻,但還是要對柴女士的行為表示欽佩和點讚。在中國目前這種氣候下,能夠花費百萬元對一個敏感問題進行長達一年的跟蹤調查,不僅需要良知,還需要勇氣。

企業政府都應擔責

霧霾近年成為社會公害,談起霧霾,人人都切齒痛恨,可又都很無奈。在我的印象中,內地霧霾引發全社會乃至全球關注,還是因為在前兩年北京發生了多起持續多日的嚴重霧霾。從這件事也可看出北京在中國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只有北京發生的事情才會真正引發關注和重視。但其實,北京的霧霾並非最嚴重,甚至可以說,經過幾年的治理,尤其是和周邊省市搞了聯防聯治後,北京的霧霾有所緩解。

內地很多地方的霧霾嚴峻狀況都要超過北京。今年一月我和一幫朋友去了趟河北徐水開會,徐水距離北京一百多公里,是個小縣城,原以為徐水的空氣應該比北京好,可是一到徐水,大地一片灰蒙蒙;相反,回程進入北京地界,立即天朗氣清,連西山都看得很清楚。去年冬天我還去了一趟寧波,寧波地理位置屬於南方,又臨海,想像中應該沒有霧霾,可一下飛機,霧霾也是撲面而來,進入城區,霧霾更嚴重。

柴靜的這個片子,據說只把鏡頭對準那些排污企業,沒有批評政府,因此惹得一些人不滿,認為她其實是站在政府一方,幫政府維穩。這種批評是要說,政府才是製造污染之「惡」。要談內地的污染,撇開政府,假裝對政府的責任視而不見,將問題全部推給企業,確實不妥;可反過來講,把責任全部算在政府頭上,乃至認為只有這個體制才會製造這樣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災難,也是不對的。實事求是地說,政府和企業都應該為當下的環境擔責。政府的責任是,為了GDP而容忍污染企業和污染產業存在,甚至大力發展污染產業;企業的責任是,為了利潤大量排污,讓社會承擔污染的外部成本。至於兩者誰的責任大,誰的責任小,則應針對每個案子具體來看。

不過,有一點似乎是肯定的,大面積污染的出現,是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痛苦階段。正因為此,才有所謂先污染後治理的說法。具體就不展開分析了,倫敦、洛杉磯、東京還有當今的印度,都證實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