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於西方環保組織的壓力,柬埔寨首相洪森日前宣布,中柬在該國西南部地區的大壩項目不會在二○一八年前開啟。西方非政府組織的強力杯葛,將成為中國今後推行「一帶一路」戰略的主要阻力。

中國水利水電集團與柬埔寨官方簽訂四億美元的大壩合同後,就遭到西方環保組織的杯葛。一個叫「自然母親」的組織一直煽動當地原住民以保護水源地和自然生態為名進行抗爭,該組織利用國際媒體的呼籲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的聲援,對柬埔寨政府製造了強大的政治與社會壓力,最終迫使洪森政府擱置計劃。

類似的情況已多次發生。早前中國在緬甸的密松水電站建設,也是遭遇西方環保組織策動的抗議,導致項目中止。中緬合作投資十多億美元的萊比塘銅礦開發也是如此夭折。這些抗議活動,表面上是當地百姓出面,實際上都是由西方環保組織在幕後出資及策劃,而最終的資金源頭又可上溯到美歐各國政府,當中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以及國際共和研究所是兩大重要推手。

近年中國企業不斷跨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既要面臨其他國家企業的正面碰撞,亦要面臨西方非政府組織的側面突襲。中緬、中柬合作的項目中途夭折,便是最好的例子。中國企業由於不熟悉當地法律,同時也低估了非政府組織的能量,屢屢踩上地雷。

低估對手 屢屢觸礁

諸如此類的事件,折射出兩個重要問題。一是中國企業還不適應國際競爭的環境,以為在國外投資跟國內投資一樣,可以為所欲為,包括污染環境、僱用非法勞工、偷工減料甚至行賄受賄,結果被國際非政府組織抓住痛腳,大做文章,最終黯然收場。

另一方面,西方非政府組織專門針對中國企業,本身就帶有很強的政治意味。自從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之後,各種環保、人權等非政府組織蜂擁進入東南亞各國,表面上是加快當地公民社會建設,實際上是推行美式價值觀,同時圍堵中國在當地發展。這些非政府組織接近地氣、關注民生,佔領道德高地,容易引發民眾的同情心,再加上西方媒體的炒作,雙方形成共振之勢,往往使一個小問題變成一顆大炸彈,導致當地政府不得不與中國進行切割。西方國家利用極低的政治成本,卻收穫了巨大圍堵成效。

中國目前正極力向外推行「一帶一路」戰略,希望向外推銷高端製造業,尤其是高鐵,以此緩解中國產業過剩和推動產業轉型。但從目前情況看,該戰略同樣也面臨西方非政府組織的大力抵制,利用拆遷等問題發難。中國企業要真正走出去,拓展國家利益,除了要出眾的技術與產品優勢,亦要有國家軟實力的配合,而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