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上任中紀委書記之後,對反腐體制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無論是機構設置還是領導方式,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遺憾的是,中紀委關於贓款贓物的處理卻仍然不透明,無法取信於民。

贓款贓物 下落不明

按照中紀委的規定,被收繳的贓款贓物絕大部分是上繳國庫,並有相應的機構進行監督。問題是,收繳程序也好,贓物估值也罷,都沒有放在陽光之下運行,難保一些經手人員雁過拔毛,以假換真,上下其手,大發橫財。事實上,中紀委並不是清水衙門,也不是鐵板一塊,在王岐山出任中紀委書記前,反腐官員最腐敗是官場的潛規則,辦案過程中通風報信、以案吃案屢見不鮮,很多反腐官員成為吸附在腐敗官員身上的蛀蟲,他們一方面巧取豪奪貪官的腐敗所得,一方面用貪官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名利雙收。

近年貪官的贓款贓物愈查愈多,有些人已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現金、股票、債券數以億元計,文物、字畫、寶石不計其數,房產、商舖數以百套計。以徐才厚為例,在他家發現的翡翠、和田玉就以噸計算。如此巨量的贓款贓物,如何公平公正處理?假如有辦案人員偷走鑽石、翡翠,或有人用假文物換真文物,又如何處理?而且這些實物如何變賣套現,由誰來保管監督,亦是一大問題。

當年嘉慶皇帝扳倒權相和珅,民間留下「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笑談。如今中共第五代捉了這麼多大老虎,這些財富到底花落誰家呢?恐怕是一筆糊塗帳。民間甚至質疑這些財富又被反腐人員吃下,稱第五代打老虎是「狗熊掰玉米棒子」,看似轟轟烈烈,財富卻落入他人的腰包。

第五代的反腐要取信於民,一方面要實行法律黨紀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無論這些人過去當過甚麼官、有過甚麼貢獻,只要觸犯黨紀國法就一律拿下;另一方面,要將反腐獲得的贓款贓物透明處理,並能惠及民生,讓百姓從反腐中真正受益。

最高人民檢察院每年全國兩會期間,都會向全國人大報告偵辦起訴案件的情況,但數據都是語焉不詳,缺乏實質交代,而國家財政部亦從未向全國人大報告每年收繳贓款贓物的情況,這顯然有悖於政務公開透明的原則。王岐山要確立制度反腐,卻忽略了贓款贓物處理這一關鍵環節,這未免讓人失望,國家監察部為何不能向全國人大提交相關的報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