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法國,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除了始於法國大革命、已寫進憲法之「自由、平等、博愛」格言,相信就是由皇室走入民間的法國菜,它既被視為人類味覺體驗之極致享受,也因法國人待客冷淡之角色定型,被標籤為高不可攀的奢侈生活體驗。

何謂法國文化核心、怎樣才算是法國人等問題,於巴黎連環恐襲過後變得愈來愈複雜。一方面,法國政府反覆強調,無論是猶太移民抑或回教移民,均是構成法國多元文化的重要元素。另方面,法國政府為促進公眾對極端主義的認識,營造朝野共抗恐怖主義的團結氛圍,早前推出宣傳海報,教導民眾如何辨別其他人走向極端之徵兆,其中一項線索是飲食習慣改變,海報製作單位還配上法國麵包圖案,惹來各方嘲諷,稱海報是為了提醒民眾,從孩子不再吃法包、疏遠法國傳統飲食文化那刻起,他已逐漸走上回教聖戰之路。

反恐專家不難從現實世界找到反例,證明聖戰分子之言行與無宗教信仰人士並無兩樣。以下假設純粹為凸顯上述半嘲諷式的邏輯有多荒謬:若有人存心發動恐襲,行兇前選擇光顧巴黎市內米芝蓮三星級餐廳享用最後晚餐,一位對法國美食如此尊崇的聖戰分子,法國不是防不勝防嗎?英國文化歷史學家Andrew Hussey以法籍阿爾及利亞移民做例子,稱他們既不是法國人,也不是阿爾及利亞人,當他們只懂說一點阿拉伯語,回教信仰便成為身份唯一真實的部分,這令他們對國家強加在自己頭上之價值觀感到陌生甚至抗拒,自感被「文化殖民主義」踐踏。

難以融入主流社會

促進回教移民融入主流社會,兩廂情願欲速不達,且要客觀條件配合,為移民創造安穩生活環境是其一。以失業率達百分之四十的巴黎郊區小鎮克利希叢林為例,由於無大型運輸工具接駁,居民花個半小時才能前往十五公里開外的巴黎市中心。鎮上失業回教移民變相被隔離,融入主流從何談起?

基本配套和社會支援不足,推動回教移民融入主流社會難上加難。奧朗德政府口不對心,形同火上添油,他支持《查理周刊》繼續刊載溫和派回教徒也側目的諷刺漫畫,硬要回教移民接受,偏要挑戰對方底線之諷刺文化,乃法國體現言論和宗教自由的不二法門,這與「不吃法包就是走向回教聖戰之路」的荒謬邏輯,不是如出一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