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將有六十五年歷史的國家計劃委員會撤銷,取而代之的是新機構「全國改革印度學會」。原以為只有中國才有計委(發改委),沒想到資本主義的印度也有,而且存在六十五年之久。

據悉,莫迪早就對印度計委不滿,他還在古吉拉特邦擔任首席部長時,當地計委對其施政的干預,便令他大為惱火。就任印度總理後,莫迪頂着國大黨的反對,在撤銷之前已採取一系列邊緣化計委的舉措,包括將計委的「一把手」職位懸空,並讓計委有史以來第一次被排除在財政預算討論之外,將聯邦政府財政支出的決定權轉交給財政部,最後甚至乾脆繞過印度議會,一步到位撤銷計委。

當然,印度計委似乎也該撤。例如在二○一二年,印度計委鬧過一次醜聞:花費三百五十萬盧比(約合六萬美元)裝修「豪華廁所」,遭輿論猛烈炮轟。

印度計委被撤了,那中國計委(發改委)是不是也該撤了?因為論起腐敗來,國家發改委比印度計委嚴重得多,這從國家能源局和「天下第一司」價格司在這輪反腐敗中被一鍋端可見一斑。論起成效來,國家發改委同印度計委一樣阻礙經濟發展。發改委被民眾譏為只幹兩件事:一是漲價,二是為漲價辯護。

目前的國家發改委,是在二○○三年合併原國務院體改辦和國家經貿委部分職能而來。雖然把「計劃」改成「發展與改革」,但這種計劃調控的思維沒有變,反而和市場經濟結合,形成一個有計劃的市場經濟。作為國家宏觀調控部門,發改委集規劃、改革、審批和管制於一體,通過對重大規劃、投資、項目審批權和價格制訂權的壟斷,在中國各政府部門中成為超級權力部門,故不出腐敗則已,一出腐敗都是大案要案。

行政審批 必須透明

本屆政府正推行政審批改革,簡政放權,削減發改委過大的權力,惟除非有極大道德自覺性,否則不可能解決審批腐敗。可惜,在可見的未來,取消發改委的可能性太小。因此,替代辦法是推動發改委轉型,如其名稱所顯示,將其定位於對國家中長期發展的預測和研究上,並作為改革的執行機構,負責制訂國家發展規劃和督促落實改革計劃。即使要保留部分行政審批權力,也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審批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