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奧塔韋對中方拒絕其入境香港深感不滿,稱這是「對議會下院也是對英國整體的侮辱。我們認為外交部反應不夠強烈。英國政府應作出更強烈的反應,包括召見中國大使。」

奧塔韋這番話遭到中國網民的奚落,有網民取笑道,「英國不僅應召見中國大使,更應向中國宣戰,就像當年鴉片戰爭那樣,但問題是不列顛海軍還有這個能力嗎?」亦有網民評論,奧塔韋這番話如果發表在一百多年前,恐怕對清政府是一個晴天霹靂,但對現在的中國而言,只不過是一個臭不可聞的屁而已。

中國網民的回應話糙理不糙。奧塔韋在佔領運動進入到最敏感的時期,到香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落實情況,其真實用意無非是為香港反對派打氣鼓勁,以展示不列顛帝國曾經在香港的存在以及所謂的「責任」。但現在財大氣粗的中國,一聲斷喝就將不列顛爵士那些可憐的自尊打回原形。

事實上,香港民主發展緩慢,最大的責任者恰恰是英國。不列顛統治香港的絕大部分時間裏,香港人不知選票為何物,從港督到行政局,再到立法局,相當長時間都是任命產生,直到中英談判之後,英方為了培養代理人,才開始匆忙推動政治改革,以所謂的「還政於民」為藉口,攫取英國撤退之後的香港治權。相比之下,回歸之後香港政改不斷提速,中方更公布了普選的時間表路線圖。試問,英國議員有何顏面來港監察民主發展?

指手畫腳 自取其辱

更可笑的是,英國議員口口聲聲稱中方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但事實上英國早在彭定康時代就已將中英聯合聲明扔到垃圾堆。根據中英聯合聲明規定,在香港過渡時期的後半段,中英雙方通過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共同審議為一九九七年順利過渡所要採取的措施。但彭定康未經與中方磋商,單方面改變港英管治時期最後一屆三級架構的選舉辦法,破壞了立法會的「直通車」安排,為香港的平穩過渡設置障礙。可見,唐寧街十號才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始作俑者。如今英國議員居然倒打一耙,讓人笑掉大牙。

不列顛帝國已日薄西山,在香港問題上英國已沒有能力,也沒有理由與中方再拗手瓜,但凡有點自知之明的英國政客都明白這一點。更何況,英國目前經濟復興還有賴於中國龐大的市場和投資,得罪中國這位財神爺,英國根本就是得不償失。卡梅倫政府自佔中以來表現尚屬中規中矩,但那些不負行政責任的議員卻屢屢出言不遜,指手畫腳,現在看來,最終仍是自取其辱、自暴其醜。

對於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英國議員,中方沒必要太當回事,將他們列入黑名單,一拒了之,否則反而太抬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