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碳大國允減廢 氣候大會一線光
今年是地球最熱年頭之一,在邁進工業時代後,地球氣溫不斷上升,有衝向攝氏四度大關之勢,科學研究顯示,人類為罪魁禍首,須負百分之九十五的責任。地球如果繼續升溫,島國很快陸沉,大地又澇又旱,比起五年前,各國無疑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顯得警覺得多,近月中美歐都作出減少碳排放的承諾,利馬氣候大會或能取得成果。
在秘魯利馬舉行的氣候大會,共有來自一百九十多個國家代表參加,為期十二日的會議,為二○一五年十二月巴黎氣候峰會鋪路,勾畫針對全球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宏圖,如果能夠敲定可行草案,則巴黎協議有望簽訂,然後在二○二○年開始實施。二○○九年十二月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只是着眼於發達國家的減排,結果美國、澳洲等國拒不認帳,致使這個「拯救人類最後機會」白白錯過,五年之間,地球暖化愈形嚴峻。
發達國家的經濟成果,透過排放二氧化碳而擷取,但地球暖化的代價,卻由其他國家來承擔,例如面臨陸沉的島國馬爾代夫和非洲一些貧困國家,這次舉行氣候大會的秘魯,也是受害國,該國擁有全球百分之七十的熱帶冰川,隨着氣溫上升,冰川加速融化,生態系統已大受破壞,氣候大會選擇在此進行,無疑是給各方一記棒喝。
利馬氣候大會最突出一點,是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一視同仁需要一盡己責遏制碳排放,雙方對立減低存異求同,佔全球碳排放量四成的中國和美國,較早前兩國領袖發表聯合聲明,定出二○二○年後各自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中國承諾二○三○年碳排放將達高峰,並把再生能源比重增至兩成,美國則要在二○二五年,在二○○五年基礎上把碳排放下降二成六至八。中國過去一直與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國,反對死限發展中國家碳排放量,辯稱需經濟發展空間,認為發達國家須負起更多減排責任,這次中國顯示「負責大國風範」,發揮帶頭作用,將對印度等國構成壓力。
然而,各方要取得共識仍然障礙重重,美國擺明不願簽訂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發達國家在撥款協助發展中國家減廢上也大有保留,各國能否拿出明確減排時間表,也是很大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