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年中央第三輪巡視已經啟動,據內地媒體透露,此輪專項巡視的對象由習近平親自拍板而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觸動的相關利益集團勢力較大,問題較嚴重,所以要請出尚方寶劍。

今次巡視的對象有十三個,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傳統上被視為清水衙門的國家部委,如文化部、環保部;第二類是事業單位,如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廣播電台;第三類是大型國企,如南方航空、中國船舶、中國聯通、中國海運、華電、東風汽車、中石化。

報道還披露,習近平親自確定巡視的對象,親自審閱每份巡視報告,親自聽取每輪巡視成果匯報、發表重要講話、指導下一輪巡視開展的思路。言下之意,王岐山雖然是巡視工作的前台組織者,但習近平卻是幕後掌舵者,掌握巡視工作的一舉一動。

中央巡視工作開展多年,但在胡溫時代幾乎成為擺設,很多情況下勞而無功,有些巡視不僅沒有遏制腐敗,反而助長腐敗。部分巡視組成員下到基層之後吃喝卡拿,胡作非為。等到第五代上台,親自抓巡視工作,整個局面大為改觀,每輪巡視過後,均有一批副部級以上官員落網。

強人政治 解決積弊

第五代親自抓巡視工作,不僅是為了反腐,更重要的是要起震懾作用。眾所周知,「政令不出中南海,民意難過長安街」已是內地體制的頑疾,中央一個政策下到基層,往往被淡化甚至扭曲,很多惠民政策反淪為害民惡政。通過巡視工作,第五代期望扭轉這股歪風,給那些佔山為王、自把自為的山大王頭上帶個緊箍,在針插不入、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中打開一條縫,打擊山頭主義,重樹中央權威。

另一方面,通過巡視也為下一步改革奠定基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內地官商界已形成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大型國企更加成為一些權貴的私人企業,譬如早前揭發的中石油前董事長蔣潔敏、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案,都是典型例證。這些央企不僅盡量躲避本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而且也不願讓利於民,在上繳紅利和管理層薪酬改革方面,推三阻四,拒不改革。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第五代大力推動巡視工作,可以瓦解和打壓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內地媒體分析,習近平欽定巡視對象,一方面是涉及的人和事可能層面比較高,觸動的相關利益集團勢力比較大。二是巡視針對的「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可能看起來比較細節化,但是可能具備全局性的意義。這個分析不無道理。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中國目前國情之下,強人政治是解決歷史積弊、迎接各種挑戰的有效方式,民主分權反而愈搞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