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過去十年多次擴張,吸納來自東歐等的貧窮國家,二十八個成員國經濟狀況「新」不如「舊」,在人員自由流動基本原則下,新成員國民眾紛紛前往舊歐洲尋求機會,當中免不了有懶人族,這些人移民只為「享受」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即所謂「福利旅遊」。歐洲司法法院裁定德國一名羅馬尼亞移民無權申領失業津貼,成為打擊福利旅遊的先例,拿福利旅遊大做文章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對裁決大拍手掌,形容這是常識的勝利,是向正確方向邁出好的一步,但他恐怕有苦難言。

二○○四年,也即東歐和波羅的海十個國家加入那年,歐盟推出指引,容許歐盟公民在各成員國之間自由移民和居住,二○○七年入盟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則有七年等候期,直至今年一月一日,才能自由進入英法德等七個西歐國家,居留就業領取社會福利,這次歐洲法院案件主角,便是一名到德國居住的羅馬尼亞年輕女子,由於領取不到失業津貼而把德國政府告上法庭。

歐洲法院裁定德國政府勝訴,因為這名帶同年幼兒子及已領取兒童福利的羅馬尼亞母親,並無尋找工作之意,判詞指出,歐盟成員國有權向唯一目的是要拿取社會福利的移民說不,在移民入境頭三個月,當局沒有義務提供資助,此後移民也不能只做伸手族,自己要有「足夠資源」支撐生活。

其實,歐盟已有規例,列明移民必須具有「足夠資源」即起碼能夠支付租金和基本生活費用才可留在一個國家,歐洲法院這次判決可說釐清界線,那就是移民不是奉旨可享福利,若是「福利旅遊者」,歐盟各國有權拒發福利。

卡梅倫歡迎這項裁決,認為這正反映他所強調的自由移民和居留的權利,斷不能毫無資格限制這點,但很明顯,法院和卡梅倫的方向並不相同,法院針對的是濫用福利的移民,並無限制人們自由流動的意思,而卡梅倫要的是限制移民,他過去一直以福利旅遊作為減少移民的藉口。法院既能堵塞福利旅遊的漏洞,看來就不必像卡梅倫要求般修訂歐盟人員自由流動的規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