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最近挺香港佔中的言論被大陸《環球時報》嚴詞批駁,台灣黨政高層解讀為「次級文宣系統暴衝」,他們「盼對岸涉台系統,不要把錯誤的訊息傳遞給中共高層;同時,對岸高層也應約束文宣系統的不當、情緒性用語,不要因此而誤判情勢」。台灣當局如此「在意」《環時》的批評,在我看來,很是矯情。

先不說《環時》的批評是否恰當,馬英九作為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明知佔中對大陸是個敏感問題,而且在台灣早先也發生太陽花學運的情況下,竟然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挺香港佔中,並且認為這不會影響兩岸關係,確實不夠明智。馬英九如果有政治智慧的話,他完全可以像其他外國領導人那樣,要麼迴避這一問題,要麼用一套外交辭令來應付採訪。他現在的言論,不管出於甚麼目的,表明他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是不合格的。

更讓人感到諷刺的是台灣當局對《環時》批評的反應。我當然不是說《環時》批評的就一定對,而是覺得台灣當局有點反應過度。陸委會一面明知《環時》是「次級文宣」,與《人民日報》、新華社或中央電視台等三大傳媒並非屬同一檔次,更不能視為等同於國台辦或其他中共官方機構的聲明;一面又「希望對岸能正確解讀馬總統的國慶談話,以及對香港爭民主行動的相關發言」,呼籲大陸媒體自制自重,以足夠智慧與理性看待馬英九談話,避免對兩岸關係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它的邏輯是,台灣或台灣領導人可以評論大陸,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大陸媒體反駁一下,就會造成負面影響。假如台媒批評大陸引起大陸反感,台灣當局一定會用新聞自由、政府管不了媒體做擋箭牌,但只要大陸媒體一批台灣,台灣當局就受不了,要大陸約束媒體,這個時候也不提新聞自由了。

不會考慮對方感受

台灣民眾和台灣當局既然希望大陸民主化,就應該允許大陸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並坦然接受對自己不那麼「友好」的聲音,否則,就讓人感覺有些虛偽。這些年來,我的一個感覺是,台灣面對大陸,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它可以對大陸撒嬌或出言不遜,但大陸不可以,大陸如果批評台灣重了點,就說在打壓台灣,完全從自己利益出發而不會考慮對方感受。我把這叫做台灣病。它到底還是反映了台灣的小家子氣,當然,也是大陸自己慣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