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十多年的伊朗核談判,終於來到最關鍵時刻,無論伊朗或美國都指不宜再次把談判死線推後,意味着在四十日後,談判要麼達成協議,要麼全面破裂。

最新一輪伊朗核談判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經過兩日會議,談判雙方伊朗和六國即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在核心議題上未能縮窄分歧,但對「十一月二十六日達成最終協議」這個限期,卻有共識不再延長。伊朗和六國去年十一月簽署臨時協議,從今年一月起,伊朗中止鈾濃縮等核活動,換取國際放寬制裁,而雙方便利用這半年進行談判以取得最終協議,可是到了今年七月,目標無法實現,談判需要延期四個月,轉眼間這條新死線又將到來,在雙方仍存鴻溝下,再度延長談判似是唯一選擇。

出人意料地,伊朗外長扎里夫聲稱,談判再次延長並不適宜,美國官員也指,死線有助大家作出艱難決定。不管魯哈尼政府還是華府,都面臨「速戰速決」的壓力,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去年八月上台後,向西方伸出橄欖枝,從伊美總統逾三十年來首次直接通電話,到臨時核協議解凍伊朗海外幾十億美元資產,魯哈尼的外交戰績足向國民交代,不過隨着核談判陷入僵局,伊朗強硬派的氣燄已愈來愈高,再拖下去,一直警告必須提防「大撒旦使奸計」的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未必會繼續支持魯哈尼。美國方面,鷹派對伊朗充滿戒心,國會議員特別是共和黨籍的,想方設法維持對伊制裁,現時擁有眾議院多數議席的共和黨,有望在十一月中期選舉中,連參議院控制權也奪取過來,新國會一旦運作,奧巴馬便更難推動撤銷對伊制裁。

十一月死線不改,協議能否達成卻未許樂觀,談判的最大爭拗在於伊朗應該擁有多大的鈾濃縮能力。伊朗堅持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西方則指伊朗提煉濃縮鈾目的在於製造核彈,美國要把伊朗提煉濃縮鈾的離心機,從約一萬部減至一千多部,也限制伊朗只提煉低純度濃縮鈾。

面對國內壓力,華府和魯哈尼政府都無退讓餘地,如果談判破裂,中東局勢難免更加詭譎,以色列或會先發制人消除伊朗核威脅,美伊共同敵人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只會坐收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