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關係似乎柳暗花明。近日越共中央書記、排名第五的黎鴻英以越共總書記特使身份訪問了北京,受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政治局常委劉雲山接見。

習在會見黎鴻英時指出,鄰居之間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關鍵是以甚麼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對待和處理。習在講話中用了兩個「特別」——「特別是在關鍵時候要做出正確的政治決斷」; 「特別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培育好、維護好兩國人民友好感情」,意在表達中共對越共在關鍵時刻沒有做出正確的政治決斷,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的失望與不滿。其矛頭所指,就是越共不顧雙方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之事實,拉攏域外國家,放任國內反華勢力,對抗中國,搞局南海。

在劉雲山和黎鴻英的會談中,雙方達成了發展中越關係的三點原則共識:一是兩黨兩國領導人將進一步加強對雙邊關係發展的直接指導;二是繼續深化黨際交往;三是恪守達成的重要共識,維護中越關係大局以及南海和平穩定。

在中方看來,近期造成兩國關係緊張的責任應由越方來負,由於越共中央沒有加強兩黨溝通,從兩黨兩國的最高利益出發,對黨內親美勢力約束不力,而放任其引入域外力量,聯美制華,沒有遵循去年李克強訪越時就領土問題達成的重要共識,才導致如今兩國關係出現這種所謂「親者痛,仇者快」的局面。

戒備心理 根深柢固

預計黎鴻英訪華後,兩國關係會出現暫時緩和,但不會有明顯改善。因為兩國圍繞南海的爭端並沒有提出一個實質性的改進辦法。此次越南特使訪華,看似規格極高,但從中方的報道來看,黎鴻英的公開言辭並未涉及南海問題,這可以看做越方在南海問題上並未從國家層面讓步。

事實上,從越南近來的內政外交看,其同美日俄走得很近,接受它們的援助,武裝國內漁船,抗華之心並未放鬆。派高規格特使訪華團,更多是着眼於越共高層的權力鬥爭及內政考量,而非對中國服軟。越共高層在發展對外關係上,有親華親美之別,特使訪華一事說明,「親華」一派已暫時擊敗親美一派,在對華問題上已佔上風。但無論親華親美,對越共來說,以美制華是一種投機行為,在拉攏美國的同時,對美國意識形態滲透的戒心一刻也沒忘記。這從越共中央把前期發生的反華暴力事件定性為反共反社會主義、以民族主義為藉口發生的暴力行為可見一斑。

在這種情況下,若同美國接近引起中共的過分猜疑,造成兩國關係的持續緊張,對越共並無好處。說穿了,越共並無和中共長期對抗的資本。

越南一向善變,對中國有根深柢固的戒備心理,中國不可被其表面的「示好」迷惑,必須聽其言,觀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