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為期一年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近尾聲,此次活動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在省級層面,第二階段主要在縣級層面。新華社日前發表政治局七常委下縣指導教育實踐活動的報道,引述常委的話強調,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不能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防止和避免活動走形變味、造成夾生飯。

第五代發起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反「四風」,而形式主義則位居其首。在第一階段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當局就針對教育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差不多」、「過得去」等現象,提出這個問題,可見當局預見到教育實踐活動會淪為形式主義、走過場。

不能說教育實踐活動毫無作用,然而,這種冠以「群眾路線」之名卻抽離了群眾的活動,注定不可能達到「純潔」黨員幹部思想,拉近當局與群眾關係,為中共執政合法性增強「群眾基礎」之效果。

原因很簡單,時代和環境以及人的思想發生了巨變,中共再也不是在野時期的中共,而群眾也不是容易受騙的群眾。而當局的教育實踐活動本質上還是關起門來的「自我內鬥」,借用網絡語言,同群眾「一毛錢關係也沒有」,雖然中共強調要向群眾公開,請群眾評判,讓群眾監督,但大多數群眾心裏清楚,自己不過是沒有發言權的「看客」。

供奉群眾 還權於民

中共歷史上曾進行過多次整風運動,但只有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延安整風,對統一中共思想,建立毛澤東在黨內的絕對權威起了重要作用,並為中共最終取得革命勝利奠定了思想和組織保證。延安整風所以能達到效果,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其中關鍵的一點,是中共處於在野地位,有強烈的危機感,而且生機勃勃,多數黨員幹部真誠地信仰自己的主義和為之奮鬥的事業,相信黨的領袖。今天這些條件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利益交換,中共已呈暮年之態,黨政領導和幹部早已將黨的理想和信念拋棄,所以中共執政後開展的歷次整風運動,基本成了政治整肅、打擊異己的工具。

實際上,在當局去年決定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多數黨員幹部很清楚,這不過是新領導搞的一次「形式主義」,借以樹立自己的權威。

歸根究柢,中南海正是形式主義的最大始作俑者,舉個例,當局的八項規定對有關領導人的新聞報道作出了簡短要求,但實際上,如今的新聞聯播,基本被高層佔據。

中共真正要貫徹和履行群眾路線,就必須把群眾「供奉」起來,也就是群眾說話是「算數的」,能夠決定官員的前程。而這惟有把投票權還給群眾才能做到。問題是,北京當局願意還權於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