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澤東和戴高樂作出中法建交的歷史性決定。習近平在同法國總統奧朗德互致賀電慶祝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時說,中法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具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是推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奧朗德則說,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戴高樂將軍作出這一偉大決定,是因為雙方都有堅定的獨立精神。中國幾十年無與倫比的發展成就印證了這是個高瞻遠矚的決定。獨立精神也同相互尊重、珍視主權和多邊主義一道,構成法中關係不可撼動的基石。

國際問題看法相近

互相欣賞獨立自主,正是中法關係的基石。五十年前,獨立於前蘇聯的毛澤東和獨立於美國的戴高樂,正是如此惺惺相惜,並基於獨立的需要而親密。而今也正是謀求世界多極化、打破美國獨霸天下格局的共同目標,使中法展開新的蜜月期。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表示,期待中法關係繼續走在中歐關係的前列。

儘管中法雙邊貿易額由建交之初的一億美元增至去年的五百億美元,但論雙邊貿易總額,中法還是不如中德;論雙邊需要處理的問題,中法也不如中英,一個香港問題就足以將中英緊鎖在一起。然而,北京還是將中法關係放在中歐關係之首,原因不是法國人的浪漫,而是戴高樂主義的精髓──獨立自主,加上由戴高樂主義派生的多邊主義,尊重文明多樣性,使到法國在很多重大國際問題上有與中國相近、相似的看法,使得雙方在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進程中有親密對話的基礎。

中共元老不少曾到法國勤工儉學,尋找救中國的理論和道路,周恩來在文革中堅持謀求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及鄧小平復出後斷然改革開放,與他們曾留學法國是分不開的,故中法關係在北京得以特殊澆灌。

不過,五十年來中法關係不是沒有波折,九二年法國對台出售戰機,導致雙邊關係進入嚴重困難時期;九九年法國對台出售軍民兩用衞星,再掀波瀾。而○八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送到巴黎時,也出現不愉快事件;其時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還不顧北京感受會見達賴喇嘛,致使溫家寶為遭金融海嘯襲擊的歐洲送去大量訂單之行變成「環法之旅」,唯獨不入巴黎。

不過,中法的波折都是短暫的,很快就修復,原因相信是雙方在世界舞台都視對方為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