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六年政變,軍方推翻總理他信,打開了潘朵拉盒子,微笑之國從此陷入長達五年的動盪,黃衫軍和紅衫軍輪流佔領首都機場,癱瘓曼谷心臟地帶,衝突不斷,民不聊生,直至前年他信妹妹英祿上台,局勢才漸趨穩定。英祿在站穩陣腳後,推動修憲,提出政治特赦法,連連遭受重挫,可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英祿是打着「民主」和「和解」的旗號,修訂二○○七年憲法和啟動政治特赦立法程序。軍方七年前推翻他信,翌年新憲法出爐,最矚目處是權力天平從行政向司法傾斜,包括把實施九年的上議院直選廢除,一百五十席的上議院,變成一半議席透過選舉產生,一半由法官委任。顯而易見,這是替他信度身訂造,備受草根階層擁戴的他信,在選舉中戰無不勝,引入委任制,敵對陣營方能保住上議院半壁江山。英祿在二○一一年掌權後,以為泰黨為首的執政聯盟,逐步修訂憲法,以求「撥亂反正」,今次憲法法庭裁決的上議院選舉法,便是其中一項,廢除委任全面選舉,英祿說是「恢復民主」,倒也理直氣壯。

上議院被喻為他信敵對陣營的最後堡壘和最終防線,這點在較早前上議院否決政治特赦法上獲得印證。由執政聯盟控制的下議院,通過該法,所有在二○○四至一○年涉及政治衝突的人士,無論是涉嫌下令鎮壓紅衫軍的前總理阿披實,還是在街頭小打小鬧的普通示威者,都獲赦免,毋須為任何罪行負責。英祿聲稱,該法旨在和解,有利消弭兩大陣營之間的對立。

不過,在反他信陣營看來,為泰黨修憲,無非擴大勢力,政治特赦法則為他信脫罪和重返泰國鋪路。因此,下議院通過政治特赦法,觸發曼谷連續三星期反政府示威,相信英祿也始料不及。在這一波示威潮中,憲制法院就上議院選舉法這項修憲作出裁決,特別矚目。

曾經兩度裁定親他信政黨違規而致政府垮台的憲法法院,今次中間落墨,在裁定為泰黨修訂上議院選舉法違憲之際,卻並未應反對黨要求,下令為泰黨解散,這既滿足反對黨,也不至於惹惱他信支持者,劍拔弩張的氣氛算是緩和下來,但反對派不會善罷甘休,英祿的管治威信,已大為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