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前昨日發生一宗嚴重的撞車爆炸案,造成大量傷亡。事件引發諸多揣測,當局若不能迅速公布調查真相,消除隱患,恐怕類似事件將層出不窮。

昨日爆炸事件發生之後,迅速傳遍各大網絡。當局亦如臨大敵,迅速封閉長安街多條通行道,地鐵天安門東站亦禁止停車。

由於事發地點極其敏感,加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有人認為很可能是疆獨或藏獨組織進行的襲擊,有人認為是上訪冤民的悲憤反擊,亦有觀點認為是自由派支持者對中共第五代向左轉發洩不滿。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人心慌亂。

天安門作為中國的政治符號,歷來都極其敏感,尤其是六四事件後,當局對天安門廣場採取內緊外鬆的安全保衞,派出大量軍裝和便衣警察混雜在遊客之中,防範出現爆炸、自焚等極端事件。每逢全國兩會或黨代會期間,安保工作更全面升級,的士經過天安門廣場期間一律禁止開窗,以杜絕訪民拋傳單或炸彈。

貧富分化 官民對立

儘管如此,各種政治勢力和弱勢群眾都競相前往中國的政治心臟,期望通過一些極端舉動,得到海內外媒體的關注,吸引中南海的注意力。福建訪民張理積就曾駕車由東向西行駛到天安門廣場金水橋前的車道時,向車外拋撒傳單,並用點燃的香煙引燃車上的汽油、鞭炮等易燃易爆危險品。二○○一年農曆除夕天安門廣場的集體自焚事件,更讓海內外震驚。一九九四年北京衞戍區副連長田明建,乘出操之機打死多人後駕車進京前往天安門廣場,期望製造更聳人聽聞的事件,最後在建國門被擊斃。

樹欲靜而風不止,天安門廣場從來沒有真正平靜過,今次當局雖然還沒有公布相關真相,但從如臨大敵的做法來看,未必是一宗普通的交通事故。中國社會已進入臨界點,貧富分化、官民對立、地區差別等矛盾愈積愈多,司法不公、吏治腐敗、強制拆遷製造的冤民訪民愈來愈多,整個政府猶如坐在火山口之上。各地此起彼伏的殺官炸政府燒巴士等惡性事件,便是最好的明證。

第五代上台之後,雖然多方紓民怨反腐敗,但由於積弊太深,很多問題已積重難返,縱使華佗再世,面對當今的形勢也無良策妙方。今次事件再次提醒世人,神州大地並非一片淨土,即使皇城根下,京畿重地,照樣防不勝防。事實上,再多的警防都不如心防,如果執政當局失去民心支持,光靠警察是難以維護政權的。

香港如火如荼的「佔領中環」討論讓北京格外關注,但官老爺們恐怕更應該擔心的是「佔領中南海」事件的發生,一旦京畿失守,整個中國也就被人佔領了,「佔中」涵義之豐富,讓人聯想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