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學年開始之際,四川成都一對父女有關「讀書無用」的辯論,成為近期焦點。其實,這並非單一的個案,在教育質量下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背景之下,這股讀書無用論的風潮在民間相當盛行,為中國教育敲響了警鐘。

據報道,成都一位女孩考上大學,父親卻不讓她讀。該父親算了一筆帳:女兒讀四年書需花費八萬元,如果女兒打工,至少掙八萬元,一來一回就是十六萬元。這位父親固執地認為「讀書無用」,他寧願出錢資助女兒做點小生意,也不願「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這位父親的言論引起很多網民的共鳴,有內地媒體統計,近年來農村地區「棄學」現象嚴重,甚至有些人考上名牌大學也放棄不讀。

讀書無用論翻版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內地很多大學官僚化、市場化,一切向錢看,唯財是舉,教育質量不斷下滑,尤其是近年來學術造假蔚然成風,上至大學校長,下至普通教師,抄襲論文,剽竊成果,早已令人不齒。早前,內地著名學府西安交通大學一位知名教授竊取他人成果,肆無忌憚地學術造假,卻獲得教育部科技評比一等獎,事後被學校六名老教授聯名舉報。但出人意料的是,校方百般維護造假者,並勸誡六位老教授:「現在高校弄虛作假成風,你們不要大驚小怪。」更荒唐的是,校方居然還承諾,可以要求造假者將科技一等獎分給這些參與舉報的教授。這樣的大學,與其說是誨人不倦,還不如說是毀人不倦。

寧入農門 不入校門

其次,一些校園的課程設置五花八門,匪夷所思,廣西一間大學甚至傳授官場擦鞋術,比如:「中巴座位比較多,領導應該安排在裏面靠窗位置,然後是第二領導、秘書、翻譯……這順序不能隨便變動,尤其是領導的位置。」「坐電梯是有講究的,最大的領導應站在靠裏面的位置,旁邊是第二領導,地位最低的應該站門口負責開關電梯。」這種教育簡直是在培養奴才,哪裏是培養人才!

此外,就業機會不平等也是重要原因,很多官二代、富二代在大學裏混個文憑,有的還在上中學,有權有勢的父母就給他們安排了崗位,甚至光明正大地吃起皇糧空餉,而農民子弟寒窗十年,節衣縮食,好不容易讀完大學,即使品學皆優,也難逃畢業即失業的命運。他們不是輸在學識人品之上,而是輸在社會不公的大環境。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使得讀書無用論在民間再度流行。官方輿論批評家長們短視,但誰解百姓愁滋味呢?假如大學真能做到因材施教,唯才是舉,傳授的都是真功夫,怎麼可能有學生棄學呢?假如社會公平公正,就業面前機會平等,貧二代又何至於寧入農門不入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