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研經費去年達到四千四百多億元,僅次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科研支出國。然而,科研經費不斷增加,科研成果卻乏善可陳,原因是當中六成經費用於開會、出差,真正用於科研的經費少之又少。正如一句順口溜:「一人搞科研,全家隨便吃」,恰是科研經費淪為腐敗溫床的真實寫照。

科研經費被貪官及學術騙子上下其手,中飽私囊,僅今年上半年已揭發多宗。先有前中國科學院地球深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振豪貪污百萬元科研經費;再有浙江大學水環境研究院前院長陳英旭私吞逾千萬元科研公款;接着又有廣州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長謝學寧被揭嚴重違紀和經濟犯罪,還有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下台等。不論是涉案官員還是涉案金額,都有一浪高於一浪之勢。

廣州市副市長王東日前一語道出科研經費被濫用揮霍的秘密,原來,全國科研經費只有四成真正用於科技研發,六成都用於開會、出差等,大學透過打關係而獲得經費,已成潛規則。他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制度出了問題,不論是批錢還是監管,都急需改革。

山寨大國 臭名遠揚

所謂四成經費用於研發,六成用於開會出差,恐怕還是隱惡揚善之辭。現實是,科研經費已經淪為提款機,不論當局如何增加經費,都無法滿足貪腐的無底黑洞。官方數據顯示,科學技術的公共財政支出以每年兩成的速度增長,僅去年已比前年增加逾六百億元,增幅不可謂不大。支出不斷加大的同時,違規挪用資金的情況亦水漲船高,僅一○年九十九項獲官方資助的項目之中,被揭發違規挪用的資金數以億元計。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曾公開指摘,科研項目負責人花錢大手大腳,有的甚至通過各種方式侵佔經費,予取予求,到頭來科研發展一事無成。

學術界本應是俗世一股清泉,科學家理當埋首實驗室,為創新科技作出貢獻。可惜在貪腐成風的中國,學術界早已變質變味,不少科學家成了金錢的奴隸,科研人員開具虛假發票中飽私囊比比皆是,與儀器開發商互相勾結,收受回佣,也是屢見不鮮。更不堪的是,部分科研人員連家屬吃喝玩樂的開銷也一併報銷,甚至嫖娼費用都打入科研經費。他們將精神心機全放在斂財營私及個人享樂上,怪不得經費投入愈來愈多,依然出不了一個諾貝爾科學家,崛起中國依然是「山寨大國」的代名詞。

當局口口聲聲科技興國,結果民脂民膏大都打了水漂。最諷刺的是,官員痛批科研系統腐敗叢生,自己同樣其身不正。單是官場上的「三公」消費,一年已耗掉九千億元,官員吃喝玩樂、出國旅遊的開支,足可建造三十艘航空母艦。官場碩鼠批評學術騙子,是現代版的一百步笑五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