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住建部原定於六月底完成五百個城市住房訊息聯網,如今看來,這已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權貴利益集團的全力狙擊下,這個涉及到官員財產公示以至地產調控的計劃很可能胎死腹中,由此也折射出改革何等艱難。

今年三月,住建部總計完成了約六十個城市的聯網技術節點開通,但直到現在,聯網開通城市的數量仍維持在六十多個的水平,未有明顯增長。這項被視為第五代新政的重大措施,惟地方政府未給予積極配合,以各種理由推遲、拖延,這也證明第五代的權威並沒有真正樹立。

中國長期沒有進行個人住房情況普查,導致房屋登記系統不健全、採集標準不統一、口徑不一致、存在大量瞞報或謊報等問題,有利權貴集團掩蓋不明來歷的財富。目前,中國已建立了銀行徵信體系,令貪官污吏不敢將不義之財存入銀行,生怕被人揭發。可惜,由於住房訊息未能聯網,使地產領域成為權貴利益集團掩飾非法收入的重要方向。早前北京就傳出消息,說京城有六千人每人擁有三百套房,若然屬實,數量實在驚人,當中不知蘊含了多少腐敗。

打虎無心 改革無望

如果全國住房訊息聯網,百姓可以輕易查到五百個城市的所有住房權屬情況、房屋產權交易、變更的實時情況,權貴利益集團的非法財富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大批貪官污吏勢必在千夫所指之下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權貴集團阻止全國住房訊息聯網,相當於以權力之手掩蓋自己的非法罪惡,自然能拖則拖,能不搞最好不搞,故意阻礙聯網的推行。

近年,中國地產行業迅速發展,成為了官商勾結的最重要領域,也造就了一大批寡頭壟斷式的財團。住房財產訊息聯網之後,有利於中央政府掌握全國的財產供應情況,為宏觀調控平抑樓價提供更多更有針對性的政策選擇,這勢必嚴重損害權貴的整體利益。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得利益者必定負隅頑抗。

中國要向前發展,必須觸及到權貴集團的利益,否則無法獲得民意的高度支持。問題是,要讓既得利益集團揮刀自宮,談何容易?以史為鑑,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在海內外的壓力下,同意搞君主立憲改革,派出大臣赴海外調查考察,後來卻搞出個「皇族內閣」掩人耳目,君主立憲徒有虛名。最終,早已失去耐心的民眾紛紛揭竿而起,推翻清朝。

改革是利益的博弈,掌握權力者若沒有來自基層民眾的壓力,根本不會有改革動力。儘管第五代上台之後有志改革,不斷勸慰利益集團要知所進退,平民百姓要更有耐心,但如果執政者沒有大刀闊斧改革的決心與意志,沒有懲豪強打權貴的魄力與手腕,改革又怎麼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