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擂戰鼓 伊核談判履薄冰

朝鮮半島戰雲密布,一邊廂北韓宣布重啟核反應堆和揚言發動核戰,另邊廂美國出動能攜核彈隱形戰機和在關島部署戰區高空防禦導彈系統,以截擊來犯導彈,你來我往,劍拔弩張,際此,伊朗核談判在哈薩克舉行,特別惹人注目。

北韓和伊朗,被美國前總統小布殊列為邪惡軸心國,對這兩國,現總統奧巴馬嘴上雖未加甚麼標籤,但心裏肯定深惡痛絕,兩國製造麻煩,使他疲於奔命。北韓和伊朗同樣觸發核危機,但不同的是,北韓公告天下擁核,視核威懾力為生存根本,伊朗卻矢口否認研製核武,聲稱提煉濃縮鈾只用於發電和醫療,而非製造核彈,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反覆強調,核武違反伊斯蘭教義,他甚至頒布教令,嚴禁製造、儲存和使用核武,顯然想要外界放心。

儘管以色列和美國都指,伊朗或者只需一年半載便能製成核彈,但西方情報認為,伊朗領導層對於要否製造「神器」,仍然未有最終決定,此所以伊朗一直把高純度濃縮鈾數量,限制在二百五十公斤之下,也即能夠製造一枚核彈的分量,以免逾越紅線招致打擊。很明顯,國際特別是美國,如何對付「擁核國」北韓,無疑將成伊朗下一步如何走的參考。

換個角度來看,北韓動向、尤其是第三次核試以及隨之而來的一連串挑釁,也不免使國際在處理伊核問題時,調整對策。

伊朗和「五加一」即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的談判,今年二月在哈薩克舉行後,伊朗聲稱「正面」,顯見六國提出方案,伊朗較能接受,這或許是在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級之際,國際急於撲滅伊核這個火頭,態度轉趨溫和。

因而,今明兩日再度在哈薩克首都阿拉什圖舉行的伊核談判取得突破希望,比任何時候都大。不過,除了北韓因素,伊朗今年六月總統選舉和敍利亞危機,顯然也牽動着談判。即將卸任的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如果想要雁過留名,令伊朗擺脫國際嚴厲制裁,紓緩國內經濟危機包括高逾百分之三十的通脹率,自會竭力尋求達成協議。

但說到底,伊朗最高話事人還是哈梅內伊,他或以大選為先。而據報華府為免影響談判,拒向敍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伊朗領不領情?愈到關鍵時刻,一切愈形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