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怨怒火已燎原 管理創新徒自欺

中共十八大前夕,內地宣傳部門全力鼓吹「黃金十年」。北京國際城市論壇日前選出過去一年「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十大事件」,聲稱上榜事件對社會改革和科學發展起着標誌性作用,並對官方的進步改革予以肯定云云。如此評選的本意是為現政府塗脂抹粉,只可惜未增其美,益顯其醜。

十大事件之中,不少都轟動一時,例如「郭美美炫富事件」、「烏坎事件」、「什邡事件」等。眾所周知,「郭美美事件」揭露腐敗之手伸入慈善機構,善款疑被人中飽私囊;「烏坎事件」揭發地方政府收地拆遷無所不用其極,各級官員上下其手;「什邡事件」則是官方強行興建重度污染項目,置民眾死活於不顧。凡此種種,除了反映內地官場腐敗、民眾遭殃之外,哪有甚麼「管理創新」可言呢?

原來,在官方的宣傳中,令人憎惡的「郭美美事件」,被吹捧為成功將「中國慈善機構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建設向前推進」;官逼民反的「烏坎事件」,被標榜為「破解基層治理困境,化解官民對話難題」;而漠視民眾死活的「什邡事件」,則「再次證明人民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官字「兩個口」,本來是政府管理無能的劣質示範,竟然搖身一變成了「管理創新」,如此顛倒黑白,以醜為美,真叫人嘆為觀止。

粉飾太平 以醜為美

誠然,在烏坎及什邡事件等群體性事件中,當局悚於參與者眾,不得不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但不過是事後孔明,若政府一早傾聽民意,何至於不撞南牆不回頭呢?再說,每年的群體性事件多如牛毛,而能迫使政府讓步的僅屬異數,絕大多數遭打壓噤聲。事實上,當局維穩力度不斷加大,民眾維權之路愈走愈艱,上訪者「被自殺」、「被精神病」等悲劇層出不窮,從內地維穩經費超過國防費用,到反恐演習的對象竟然是討薪民工,再到全國各地「打響十八大保衞戰」,將人民內部矛盾當成敵我矛盾來處理,在在反映當局的「管理創新」根本是自欺欺人。

說到底,神州大地民怨沸騰的根源在於官場腐敗,官富民窮,法治不彰。內地發表的首部《社會管理藍皮書》承認,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由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零點二七五,升至二○一○年的零點四三八,逼近社會容忍線。這個數字仍有粉飾太平之嫌,當下的堅尼系數可能已遠遠超出警戒線。

「天下難治,人皆以為民難治也,不知難治者非民也,官也。」惟有徹底剷除貪官污吏,維護法治公正,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否則,維穩力度愈大,管理創新愈多,民怨的怒火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