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爭議千重浪 拉脫維亞無寧日

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拉脫維亞,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宣布獨立,該國力圖走出曾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陰影,終在○四年成功加入歐盟和北約。不過,始於蘇共時代的人口結構問題,未有因此獲得解決,拉脫維亞就應否將俄羅斯語列作該國第二官方語言的公投,就是在此一背景下舉行。

日前舉行的這場公投,由拉脫維亞一個親俄羅斯語團體發起,七成五投票者反對將俄語列作第二官方語言,兩成五人贊成。有趣的是,贊成票比例與拉國境內俄裔人口比例相若,拉脫維亞人與俄裔人之間的對立,於此可見一斑。

雖然在拉脫維亞二百萬人口中,有超過四分之一以俄語作為母語,但拉脫維亞語是受該國憲法保護的唯一官方語言,入紙申請成為拉國公民者,必須通過拉脫維亞語測試。根據官方數字,該國目前有近三十萬非拉脫維亞裔人,在前蘇聯解體時已在拉國居住,當中大部分操俄語,他們未有通過拉脫維亞語測試,被列為非公民,即有權在拉國居住和工作,也有義務交稅,但無權投票或當公務員。

拉脫維亞的俄語爭議,是二戰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拉脫維亞於一九一八年獨立,二戰期間,蘇聯以將拉國從納粹德國手中解放之名將其兼併,數以萬計拉脫維亞裔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俄語族群遷入。隨着拉國九一年再次獨立,在去蘇聯化浪潮下,操俄語人口被邊緣化的問題不斷深化,連歐洲理事會也幫理不幫親,稱拉國至少應倣效愛沙尼亞,賦予境內操俄語人口於地方選舉投票的權利。

可惜,各政黨非但未見着力調解此一衝突,而且傾向將之政治化。就以去年底國會選舉為例,親俄的「和諧中間聯盟」明明成為國會最大黨,於一百席中取下三十一席,卻因團結黨拉攏民族主義勢力,被排除在執政聯盟之外,俄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公投之發起,與此不無關係。

「和諧中間聯盟」領袖、現任里加市長烏薩科夫斯一針見血指出,發動公投並非為了製造問題,而是反映現有問題。

儘管烏薩科夫斯苦口婆心,執政勢力對此嗤之以鼻,有政客甚至指「和諧中間聯盟」是克宮用來屠城的木馬,暗示公投一類活動是衝着拉國的獨立和主權而來。怕只怕,此類高度政治化的爭拗,變成拉國政客對人口萎縮及貧窮問題惡化束手無策的遮羞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